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让教学拥抱AI容县AI解码因材施教新公式

让教学拥抱AI容县AI解码因材施教新公式

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    2025-03-31

“过去《观潮》的备课到教学,有几张干巴巴的照片、视频就很不错了,现AI不仅生成VR实景,还可以让学生借助AI创作创意海报和诗词歌赋或文创,更辅助老师智能设计互动思辨、模拟研创、分层作业等互动‘启思创辨’教学环节。”广西容县六王镇中心学校语文学科AI教学实操训练中,老师们纷纷感叹,课堂活了!

培训现场。陈海荣摄

今年以来,一场惠及容县超18万学子的教育生态变革正在铺天盖地开展。该县教育局构建“1+3+5”教育数智化转型体系: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规划1个,建立政策保障、资源建设、督导评估机制3个,实施教师素养提升、示范校创建、课程研发、校企合作、素养培育工程5个。随后组织全县1.2万多名教师参加“线上”《教育新基建背景下的AI教学应用》的云端讲座,以鲜活案例破解教师对AI应用的认知焦虑;“线下”派出率先AI学科教学骨干团队分赴城乡各学校开展“手把手”实操练兵,破解教师对AI教学的实操焦虑;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还纷纷主动拥抱AI教学“春风”,自主开展2万多人次实训,形成了“城乡联动、上下竞动”的发展格局,全面引爆教师应用AI开展作业批改、学生管理、个性成长、家校疏导等,实现用科技传递课堂的温暖,用数智滋养学生的成长,用智脑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与评价,推动教师及教学向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型。

容县教育局技信中心副主任封业铭介绍,目前,全县12个教师学科组结成200多个“数字教研共同体”,实现县乡资源共享;已建成600多个本土化AI教学案例库,500名“双师型”教师实现从技术使用者向数智教学设计者的跃迁。容县中学出台《AI教学数据使用规范》,率先建立技术应用伦理框架;容县职业中专筹建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布局人工智能前沿专业。通过“AI+教育”的深度融合,让“一生一策”个性化成才成为常态。下一步,还将深化本土化AI教学案例库,实现教学数据在全县学校间的“细胞级”互动,推动教育数字化全要素转型和提质增效。(潘玉佳、李钟礼)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