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银理财董文赜:拥抱变革向新求质——共赴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4月11日,由普益标准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十三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在成都落幕。
信银理财总裁董文赜在发表“拥抱变革 向新求质——共赴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主题演讲中,以“新挑战、新趋势、新未来”为核心分享行业思考。当前行业面临两大新挑战:一是金融大周期加速演进,低利率时代渐行渐近;二是客户多元化需求增长,投顾服务能力尚欠缺。基于客户偏好、投研能力及牌照优势,董文赜提出银行理财将成为“固收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和“含权产品的重要供给者”,既要巩固低波稳健产品优势,也要积极布局固收+及含权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在新未来层面,一是立足客户需求,夯实高质量发展新起点;二是锻造“四维九度”投研体系,搭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三是贯通“六位一体”,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机制;四是着眼数智赋能,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五是践行“国之大者”,从产品、资产两端推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需求,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以下为信银理财总裁董文赜发言实录:
立足银行理财行业,结合中信理财的实践,用“新挑战、新趋势、新未来”三个关键词谈谈对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资管新规后的银行理财
资管新规后我国资管行业平稳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优势互补,形成了由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券商资管、私募机构等多条子赛道构成的大资管行业发展格局,进入稳步发展、有序竞争的新阶段。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也一度突破30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银行理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2024年,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多元资产投资,为实体经济注入约21万亿元资金。各家理财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部署,争当金融“五篇大文章”实干标兵,以实际行动助力共同富裕。
二、银行理财的新挑战
(一)金融大周期加速演进,低利率时代渐行渐近
金融行业逐步走向“低利率”时代,与资产荒形成叠加,固定收益类理财收益下行成为趋势,对银行理财的经营管理形成较大挑战。
当前,贯彻“理财资金入市”,渐进式布局含权类产品已成为银行理财行业共识。在稳住固收投资根基的基础上,银行理财必然要加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推动多资产多策略组合投研体系加快建立。
(二)客户多元化需求增长,投顾服务能力尚欠缺
随着居民财富不断积累,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资管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超过了银行理财,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目前,理财公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财富管理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服务能力较为欠缺,亟待从“牌照竞争”向“能力竞争”转变,以“多资产多策略组合投资+投资顾问服务全程陪伴”双轮驱动实现差异化发展。
三、银行理财的新趋势
(一)固收产品的主要供给者
客户偏好层面,银行理财是客户从存款转向资管产品的“第一站”,理财公司积极响应大众客户稳健理财需求,产品发行类型以低风险、低波动为主。投研能力层面,母行资源禀赋为银行理财在固定收益投资上构建了“护城河”,理财公司通过信用风险挖掘、另类资产创设,已逐步具备了固收多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渠道布局层面,一是以母行渠道为主导,大多数理财公司在母行渠道产品代销率超70%;二是以行外渠道为增长极,行外代销拓展呈积极态势、规模稳步提升。牌照属性层面,银行理财在资产投放上具备一定的牌照优势,具有全品类资产配置平台属性。其中,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优势,成为银行理财差异化发展特色之一。
(二)含权产品的重要供给者
理财机构相继推出各类“固收+”理财产品,以固收类资产打底,配合小仓位权益、商品及衍生品等风险资产,实现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结构,打造特色化和差异化的产品线。
四、银行理财的新未来
(一)立足客户需求,夯实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以客户为中心,守护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是银行理财的起点,也是终点,更是践行人民性的应有之义。立足客户需求,主打低波稳健产品,巩固壮大第一增长曲线;积极布局固收+混合类等含权产品,加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以“客户满意度(获得感)=投资收益/客户预期”为核心公式,资产管理端,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组合投资,降低相关性、控制极端化、有效增厚收益,高标准发行含权产品和固收+产品。财富管理端,对于固收+等复杂产品,做好产品全生命周期陪伴,打造投资顾问服务模式,构建四阶段陪伴体系:产品创设阶段,精准把握渠道和客户诉求,严把产品创设关、优选产品策略;产品运营阶段,精细化开展产品质量监测,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和交易策略特征输出投研内容;产品波动阶段,第一时间输出产品全面分析报告,借助线下代销渠道理财经理队伍力量触达客户;产品重检阶段,通过对过往产品的全流程运营复盘,为后续产品创设提供参考。
(二)锻造投研体系,搭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固收投资交易:强化利率研究,动态捕捉交易机会,灵活运用择时和择券策略,有效提升投资交易的收益贡献。
标类资产配置:结合利率趋势以及流动性变化,紧盯标类资产配置目标,推动提高信用债的投资效率。
非标资产配置:优化非标资产结构,提升优质产业类非标占比,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
多策略、权益类资产投资:积极贯彻“理财资金入市”要求,形成多策略及权益投研体系建设方案。
(三)贯通“六位一体”,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洞察客户需求: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关注市场趋势,围绕客户偏好布局产品,确保产品符合市场和投资者的偏好。
深化渠道合作:深化母行渠道合作,拓展行外渠道合作,及时响应代销渠道诉求。
优化产品布局:按月提前计划、月中及时重检、持续跟踪,确保产品摆布的有效性。
保障资产供给:资产供给全力服务产品配置需求,增强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和收益稳定性。
提升投研效能:投资条线积极发行渠道适配产品,投研体系赋能产品业绩提升。
守牢风险底线:风险、合规、消保管理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压实各业务链条的职责边界。
(四)着眼数智赋能,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进行深度赋能,打造数智化中台,提出“服务投顾化、生产平台化、交互数智化、布局中台化、创新场景化”的发展思路,旨在构建高效、智能的营销体系。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号召,信银理财全面启动“AI+”三年行动计划。以“技术赋能、场景落地、生态共建”为工作主线,将AI技术聚焦在“投研、投资、风控、交易、营销”和“智慧办公”的“5+1”场景。同时,理财公司属于强监管行业,推进AI+要兼顾业务赋能、风险可控、客户信赖与社会价值。
(五)践行“国之大者”,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银行理财转型创新指引了新方向。为践行“国之大者”,信银理财从产品、资产两端,推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需求,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方向。产品端,创新研发科创、ESG、慈善、养老等主题产品,推动“五篇大文章”战略主题产品全覆盖。资产端,聚焦科技、绿色、普惠等战略方向,设置资产投放支持实体经济整体增长目标。
其中,普惠金融方面,锚定“百亿规模、千万捐赠”目标,持续做深“慈善理财”,打响“温暖童行”慈善品牌,为公益慈善事业贡献银行理财力量。数字金融方面,明确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办公、业务等应用场景,走好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
站在银行理财规模30万亿元的关口,既振奋于自身的发展壮大,又深感向新求质的使命更加厚重,相信在同业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在数字赋能的加持下,通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双轮驱动,银行理财行业能够实现从第一增长曲线到第二增长曲线的能力撑竿跳,走出内卷式竞争,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