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南农大团队研发“古籍版ChatGPT”,为何取名“荀子”

南农大团队研发“古籍版ChatGPT”,为何取名“荀子”

新火种    2023-12-17

“荀子”古籍大语言模型示意图 微信公众号@南农信管之窗CIM 图

澎湃新闻12月11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信息管理学院王东波团队日前研发出国内首个专门用于古籍处理与研究的智能工具——“荀子”古籍大语言模型,包含《四库全书》在内的古籍文献超20亿字大型语料库,具备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翻译、自动标引等功能。该模型已在GitHub、ModelScope等网站开源。

王东波表示,荀子不仅是先秦伟大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对语言学理论的阐述也是开拓者,如此命名是纪念这位语言学先驱,“普通受众要走近繁体、竖版、没有句读的古文不是容易的事,‘荀子’上线,意味着在智媒时代与古籍对话成为可能,古文阅读理解、标点添加、译为现代汉语——这些难啃的‘硬骨头’,‘荀子’可以轻松拿下。”专家则可借助“荀子”完成古籍词法分析、实体识别、关系抽取、文本分类与匹配、文本摘要等。

据介绍,“荀子”的问世离不开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也离不开团队长期积累精加工语料库,投喂了40亿字的混合语料数据。“模型的构建受算力、场景应用等影响,但精准度高的优质数据是关键。”王东波说,团队2008年接触古籍,2013年至今一直专注于人工精标注数据工作,“比如《岳阳楼记》,要训练机器标注其中的形容词,先要训练相关人员标注形容词,在大量人工标注的基础上让机器学习”。

王东波表示,期待通过“荀子”大语言模型,将古籍的智能化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结合,让学生既有前瞻的科研视野,又积累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让更多受众接触、品读、传播古籍,唤活“故纸堆”。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