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触即发华商基金多位基金经理重磅解读医药板块
近年来医药板块表现持续波动,2025年有望迎来转机,中长期投资时点或已到来。华商创新医疗混合基金经理彭欣杨、华商医药医疗行业股票基金经理张晓、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孙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投资眼光,为投资者深入剖析医药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投资机会。他们认为,医药整体处于磨底阶段,2025年政策端的边际改善和业绩端的修复信号愈发明确,创新驱动叠加需求共振,医药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投资性价比优势凸显。
华商基金彭欣杨:国际竞争力提升 创新医疗领域或迎质的飞跃
华商创新医疗混合基金经理彭欣杨表示,医药行业正在不断寻找下一阶段增长点,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正在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和基本面或都具备触底回升的空间,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时点或已经来临,关注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的药物、医疗器械企业。
华商基金彭欣杨指出,尽管医药行业整体受到集采降价等因素而承压,但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领域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其内在原因在于医保谈判对创新药品体现出的鼓励支持态度。其次,国内的创新药、创新器械已有长足的进步,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华商基金彭欣杨强调,经历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医药板块整体预期或已有所降低,估值和基本面或都具备触底回升的空间。此外,从需求端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谈及对于医药板块未来的操作思路,华商基金彭欣杨表示,一是聚焦创新,因为创新才能“供给创造需求”。而国内的创新水平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不断出现,未来创新药、创新器械或会进入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二是关注医保未来的动态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他还指出,随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应用,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或将取得突破,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华商基金彭欣杨认为,医药医疗行业的调整已使压力信息得到较为充分的反应,当前行业已经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坚守正确方向定会有所斩获。彭欣杨管理的华商创新医疗混合基金专注于投资创新医疗领域的优质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创新诊疗技术、创新医疗服务三大方面(更多内容,详阅基金法律文件)。
华商基金张晓:估值低位+业绩修复 医药板块投资性价比优势显著
华商医药医疗行业股票基金经理张晓认为,当前悲观预期或已基本反应,医药整体处于磨底阶段,2025年政策端的边际改善和业绩端的修复信号愈发明确,医药板块性价比优势正逐渐凸显,关注基本面已经触底的中药和消费医疗等领域。
华商基金张晓指出,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回调,医药板块估值已经回归偏低的水平。此外,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医药持仓比例也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预计2025年,随着医药板块业绩端的逐步修复,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也有望得到提升。
展望2025年,华商基金张晓认为,政策端将继续加码创新支持,国内创新药临床研发正稳步推进,其中部分品种的海外临床数据也有望逐步兑现,为创新药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中药及药店去库周期基本结束,CXO(医药外包)领域的国内投融资数据逐步回暖,医疗器械招投标数据企稳回升,行业需求回暖态势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商基金张晓表示,当前医药板块的性价比优势较为显著,持续看好国内创新药的销售放量及授权出海前景,关注基本面已经触底的中药、消费医疗等领域。据基金四季报显示,华商医药医疗行业股票基金四季度配置以创新药、创新器械、消费医疗为主。
华商基金孙蔚:把握医药+新消费红利 开启投资新机遇
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孙蔚指出,政策支持、创新驱动叠加需求共振,医药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随着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在全球话语权的提升和AI 技术带来的变革,行业发展拥有无限可能。
华商基金孙蔚认为“创新无疑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自2018年医保局成立以来,创新药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路径逐渐清晰。国家医保数据显示,2024年统筹基金支出同比增长8.08%,创新药成为医保增量的核心受益领域。在医保目录净增的624个品种中,谈判新增占比超70%。2024年7月,《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明确2025年将细化创新药定价与支付政策,赋予企业更大市场自由度。同时,商业保险对创新药械的支付占比也在逐步提升,将成为高价值创新产品的重要支付方。
华商基金孙蔚表示,创新药目录落地,研发支持政策加码,从鼓励研发转向系统性扶持,为创新药提供市场准入、定价和医保报销等配套支持,加速国产创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加上IPO第五套规则的逐步恢复,有利于打通医疗领域一二市场的联动,利好创新药整体的行业景气度。因此,她看好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研发药企,能够持续证明其竞争力,同时看好CRO公司的底部反转。
在 AI 医疗领域,孙蔚同样充满信心。她指出,AI 医疗是产业上的重要趋势,中国拥有庞大且未被充分满足的医疗需求以及优质的医疗数据,AI 医疗应用有望在2025年全面加速。2025年2月,随着“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发布,儿科、心血管等专科AI模型密集面世。在诊断环节,AI辅助诊断被纳入国家医保的价格指南,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还有康复性的项目中可以去使用AI辅助诊断的一些服务,帮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在病例撰写方面,AI也能极大地减轻医生的工作负荷;在医学影像读片上,大模型介入后诊断准确率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华商基金孙蔚指出,在消费医疗领域,也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强调扩大内需与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医疗领域中,她更看好新消费和银发经济。
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四季报显示,该基金在医药和消费的仓位比较均衡,并且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港股。在医药板块,基金的持仓集中在有成长性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司;在消费板块,基金主要精选业绩好的新消费公司。投资者可以关注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分享医药+新消费利好政策及产业红利带来的投资机遇。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