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大学最新消息!人工智能课程将覆盖所有本科生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首批AI课程在校内举行发布会。教务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共90余人参加发布会。
四门AI课程分别是人工智能基础(通识教育课,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AI+信息安全(面向信息安全专业,新生研讨课)、AI+通信工程(面向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AI+电子工程(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
01人工智能基础
“人工智能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涵盖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等多个领域。课程主要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理念、应用方法以及一些前沿技术,旨在为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其专业领域中进一步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02AI+信息安全
“AI+信息安全”是一门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安全的导论性课程。主要介绍人工智能赋能在信息安全的技术创新,以及信息安全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信。以两者的交叉融合为切入,介绍信息安全的密码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软件安全)、内容安全等知识点。
03AI+通信工程
“AI+通信工程”是一门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通信工程的导论性课程。主要介绍人工智能赋能通信系统的技术创新,包括在调制解调、信源编码、纠错编码、以及通信资源优化中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兴趣,使其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激发专业创新思维。
04AI+电子工程
“AI+电子工程”是一门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工程的导论性课程。主要介绍人工智能赋能电子信息的技术创新,包括嵌入式人工智能、图像分析与理解、智能集成电路设计、电路系统优化等,旨在培养学生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人工智能基础”是什么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首要工作就是让人工智能进入“通识课”。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组织了以国家级人才为核心的课程组,重点打造了“1+N模式”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课程的“1”是指各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掌握的“一个基础模块”,包括人工智能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基本原理、经典应用、伦理与法规,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常见大模型软件的使用技能,旨在让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
课程的“N”是指结合不同专业特点的“N个定制化模块”。例如,面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会介绍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主要模式和先进案例,为学生在日后的专业学习、研究和工作中,创新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下重要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充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如AI助教、AI工作台、知识图谱等,助力课堂教学,实现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课程以ChatGPT和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开篇,引人入胜;由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及团队主讲,含金量高;让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交叉与创新,特色鲜明。
课程将成为合工大AI赋能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