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强化校园食品监管,要进一步压实各环节责任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这是强化校园食品监管的又一重要举措。此前,教育部等部门就出台过《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文件。总体来说,目前校园食品安全有保障,但零星发生的事件如江西“鼠头鸭脖”、昆明“变质猪肉”等,仍暴露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印发《指引》很有必要,既指导中小学校落实主体责任,也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落实行业主管责任。此前已规定了“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或者校长陪餐制,此次强调“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规范执行陪餐制度”,显然在进一步压实学校特别是校长的责任。
除了要求每学期面向师生和家长组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外,还要求指导各校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这意味着家长对校园膳食的监督更加完善,比以往规定的“家长陪餐制”作用更大。当然,完善家长监督机制并不是要取代“家长陪餐制”,而是让多种监督机制并存,互相弥补监督缺陷。
而且,《指引》织密了细节管理,要求对学校食品采购、验收、加工、储存、配送等关键环节管理进行规定,明确严把食材供货关,严格规范大宗食材进货查验,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强化食材进校园管理。其中,联检查验制度有望成为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的“神器”,可以防止一个人查验弊端。
目前有的学校食堂属于自营,有的食堂属于外包经营,而没有条件建立食堂的学校则选择校外供餐。相对来说,学校自营更有安全保障,所以,《指引》要求推进中小学自营食堂建设。对食堂外包经营和校外供餐,要求强化管理,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严格落实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有倒逼之效。
另外,针对膳食经费管理,则要求明确自主经营的中小学校食堂需独立开展会计核算,加强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财务管理,指导各地科学统筹资金,全面加强监管,实现信息公开。这显然能避免校园膳食账目混乱,防止有人趁乱“偷食”公款,还以信息公开保障师生、家长、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此前,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及资金管理,已经出台了相关制度。《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覆盖了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同时,多地也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专项治理,这些举措都只要一个目的是,让学生吃的食品更安全,让膳食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指引》又进一步细化、规范化。
由此不难看出,在校园食品管理方面,我国不断向“细”推进,探索更多办法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强化校园食品,关键就在于压实各环节的尽管责任。从基层来说,从学校到教育部门还有不断探索、完善的空间;从顶层而言,还应该制定校园食品管理条例或者法律。
文/海凝
图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