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超400名行业人士到场!“2024消费新势力大会”上海徐汇举行

超400名行业人士到场!“2024消费新势力大会”上海徐汇举行

新消费日报    2024-11-29

昨日(11月27日)下午,入冬甚寒,但正在上海徐汇区举行的行业盛会— “2024消费新势力大会”现场却很“热”。

本次大会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员会、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联合主办,新消费日报、创投日报承办。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社长胡明华、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原颖娜出席并致辞。徐汇区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杨晓洁,徐汇商务委副主任戴炯玥,财联社总经理胡刚,财联社编委、《科创板日报》主编徐杰,财联社|新消费日报主编高梦阳等相关主办方领导及负责人出席了大会活动。

本次行业盛会以“破圈生长·无界创新”为主题,现场汇聚了400多名消费领域头部企业代表、创业者,60多个新消费品牌。同时,启承资本、峰瑞资本等头部投资机构的多位投资人,分享其来自行业外的观察与独到见解。

期间,“2024年消费新势力大会”发布了“年度品牌榜”、“成长企业榜”、“杰出服务企业榜”、“价值投资机构榜”等多项榜单,现场还发起“消费大讲堂”启动仪式。

媒体+城市,挖掘创新力量

过去的一年,消费越来越成为提振经济的关键力量。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社长胡明华在致辞中表示,国家聚力提振内需,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努力提振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推动消费品与行业发展的政策的积极效应持续显现,极大提振了消费者、投资者信心。

胡明华说,坚持长期主义的消费品牌不断成长,定制化、体验式消费逐步占领大众心智,性价比与品质消费成为新趋势;区域型特色品牌冲进一二线城市,赛道领头羊则选择向全球进发;AI、大模型等技术融合消费,涌现了更多破圈生长的新力量。财联社每年通过举办“消费新势力大会”,为创新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胡明华表示,上海报业集团与徐汇区合作由来已久,双方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目前,上海报业集团正积聚优质资源,积极推进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系统性变革之路。同时,也依托媒体文化品牌影响力优势,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深度链接各行各业。

胡明华说,界面财联社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重要的财经媒体平台,通过每年的“消费新势力大会”,为创新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也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不仅能够推动徐汇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消费提供新的动力。

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原颖娜表示,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消费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颖娜表示,徐汇区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商旅文体展高度融合、商业氛围浓郁、消费类总部集聚,始终将促消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近年来消费市场方面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显著特色。

原颖娜呼吁,希望企业家和行业专家能够和徐汇区携手,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交流,共享经验,激发更多的灵感与创意。

大会上,据徐汇商务委副主任戴炯玥透露,徐汇区将推出若干扶持举措,支持培育和发展符合区域产业导向的商贸企业、商业管理公司、电商平台、总部企业、高能级零售门店、商业类行业协会等扶持对象。

破圈生长,消费行业拥抱新技术、新趋势

在嘉宾分享环节,蓓养乐创始人、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奥文做了《新周期科技消费品领跑,蓓养乐的选择之道》主题演讲,分享了其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分级特性、消费周期的变化,以及科技在消费品领域的应用趋势的看法。

“消费具有周期性,而下一个消费周期将明显带有科技属性。随着中国从供应链大国向技术能力大国的转变,供应链催生了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则进一步催生品牌。”奥文表示,中国现在不仅有“匠人”,更有“匠人产业带”,不断比拼性价比、创业方式和市场反应速度。这种竞争为消费品牌提供了动力,也带来了压力。同时,新消费企业应注重价值创造而非单纯的性价比。性价比需要极高的效率,而团队更倾向于通过创新技术和优质产品来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

名创优品CMO刘晓彬则代表成熟的全球化企业,围绕国内外连锁经营心得做了《如何打造迈向全球的“超级品牌”》的主题分享。在演讲中,刘晓彬表示,名创优品出海多年也是从探索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品牌转型、寻找自身经营新特色,到中国供应链、产能能力的出海,当前则是持续探索思考如何深入全球市场、打入当地市场。随着全方位、体系化出海战略完善,名创优品已经逐渐走向向外辐射自身影响力。

“除了做业务出海以外,名创优品也还有额外的中国品牌出海的使命,在零售行业我们比较早出海,也肩负着怎么样带更多中国文化、中国IP出海。”刘晓彬认为,出海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更有地缘优势、试错成本低的国家,例如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其次是中东、拉美。同时也要明白“少即是多”,在欧美地区消费能力更强、有更多的零售业态,名创优品则着手突出自身的差异化特色。

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通过《让好咖啡触手可及》的主题演讲,带来了万店零售餐饮视角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李颖波认为,中国咖啡市场面临的障碍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缺乏供给。要真正打开市场,必须在产品、品牌、价格、便利性上都实现突破。一款好的饮品,尤其是一杯好咖啡,既要品质上乘,又要让消费者喝得起、喝得到。这要求公司必须具备强大的产品力、成本效率和便利性。

为了实现其在中国做大咖啡市场的“野心”,李颖波透露,库迪咖啡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包括排班、订货、食安检控、财务统计等,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品牌创新性地与便利店、快餐店、卖场等业态进行合作,不仅快速扩大了咖啡市场的覆盖面,也降低了开店的风险和门槛。展望未来,库迪咖啡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在中国开出5万家门店。

作为当天重要的投资机构代表,启承资本合伙人万晓在《存量时代 如何突围》主题演讲中,从投资人角度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关于消费企业在存量时代如何寻求突破的深刻见解。

万晓强调,在存量时代,企业需要围绕可选和刚需、升级和平替之间找到机会。目前,消费市场已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用户话语权越来越强,用户的需求、偏好和购买力成为决定品牌和渠道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的发展,万晓提出了“全民皆可用、全链路打通、全渠道覆盖、全民卷创新、全能型组织”五个经营要素,并强调了“社区化、折扣化、制造化、算法化”四大理念。一家优秀的消费企业还需要在内容、产品和渠道三个方面进行“攻”,并在供应链上进行“守”,以确保持续增长。

在消费新势力大会上,均瑶集团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分享了他所观察并总结出的消费新势力如何在赛道中脱颖而出的秘诀。

王均豪认为健康消费品赛道中,益生菌的关注热度虽在持续攀升,但比起其他更早注意健康消费的国家,国内这赛道仍是一片蓝海,拥有强大的发展前景。“消费的新势力未来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做到让产品自己说话。”王均豪表示,作为消费新势力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大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必须以生产高品质产品为核心目标,要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产品带来的功效。

探寻消费行业潜力:特色增长方法、数字创新与出海

在本届“2024消费新势力大会”的圆桌讨论现场,覆盖多角度的消费赛道新机遇、消费经营数字化创新以及出海成为关注最为广泛大三大议题。

在《艺术与生活方式——探索消费赛道新机遇》圆桌论坛上,INS新乐园高级副总裁夏天一、Gate M西岸梦中心项目总经理陈俭、Clean Circle纯净圈主理人王冠、橘宜集团营销与公关负责人汤玥与百联挚高资本创始合伙人蔡丹枫共同深入探讨了面对消费者复杂多样的生活体验需求、社交休闲需求时,应当如何积极把握机遇,转化为自身项目的特色与竞争差异。

夏天一表示,“拥抱变化”这四个字是其公司员工手册的第一条。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上,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机遇。正如其身为互联网企业的产品迭代逻辑,小步快跑、勇于试错、直面压力,才能迸发出更好的生机。消费从业者需要持续洞察消费者的新需求,推出解决其真正需求的新产品,而不是坐在办公室中独自思考。

陈俭同样认为,行业最大的不变正是永远要变,早期商业地产里的“内卷”甚至带动了世界的“卷”。当然也有不少事情是不变的,即“做深做垂”。从业者对于用户的关注和用户心智的服务体验是不变的,必须关注其所在城市经营的差异化、内容运营、会员运营的不同细节。其本质上正是“人货场”三件事,而产品和内容这两个主题是并生且不可分割的。

王冠则认为,相较于追逐变化,“等风来”也是一种选择。对各个健康品牌、新兴品牌来而言前期最为艰难的,一个是曝光,一个是用户信任。其Clean Circle经营策略不主张大量宣传,但注重培育用户。“通过反爆款的方式,把特色业务做得更排他、更会员制,通过选人、选课程、选社群活动,实现了我们的选品沟通和销售”。

汤玥从美妆经营观察出发,认为美妆行业很大一部分是不变的,但也有一些小风口是其追逐、创新的机遇。她强调,产品是所有业务的根本,但内容是搭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营销则是“放大器”,通过持续的内容营销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能更快地获得消费者反馈、改进新品、寻找新需求。

在随后的《无界创新——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圆桌论坛上,财联社新消费日报主编高梦阳与阿里云集团瓴羊副总裁林鸣晖、PELLIOT伯希和CMO赵乐、大窑饮品企业事务中心负责人刘辉共同探讨了新时代,大模型、AI、数字化等创新科技如何为消费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林鸣晖首先分享了阿里云瓴羊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经验和见解。他指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转型成功企业,需要具备通过数据运营客户资产的能力,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

林鸣晖认为,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消费企业需要高度关注三个环节:一是将所有业务搭建在数字链路上,不断从各个触点获取并整理客户数据资产;二是通过数据长期性洞察客户,运用AI产生新的增量收益;三是建立自己数字化营销能力,改变营销结构,从而掌握数字营销主权。

赵乐代表伯希和分享了品牌在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据透露,伯希和从2012年成立之初就注重数字化,最初通过线上获取流量和数字化工具实现了一定的线上生意成交额和用户突破。如今,数字化已经贯穿到伯希和的生产、消费者洞察、营销推广等全链路中。下一步,伯希和将通过数字化洞察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营销和品类深耕,打造基于户外生活方式的品牌合作。

作为传统饮品企业代表,刘辉表示,大窑饮品虽然成立至今已有超40年的历史,但必须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方法策略。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大窑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以及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确保产品口感和品质的稳定性;在销售上,利用一物一码可追溯系统避免传统行业中的窜货问题,并观测经销商的货存和周转情况;在售后服务上,通过数字大模型改善产品创新和售后服务。

当谈及近些年最为火热的出海话题,多位嘉宾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在《出海,是消费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吗?》圆桌论坛上,PingPong Currentz业务负责人童见雷、圣奥集团副总裁孟勇、峰瑞资本副总裁沈颖与出海湃创始人周范才共同做了深度探讨。

童见雷表示,当前出海有两个趋势,一是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东南亚市场逐步向中东、拉美、欧洲等更广泛的市场扩展;二是本地化和区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正在逐步实现人才和供应链的本地化。

出海扩展市场并非最为复杂的工作,难题藏在本地化和区域化经营上。童见雷认为,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在当地的组织架构、人才储备和招聘策略等。其次,寻找可靠的当地合作伙伴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减少市场进入的不确定性,加速企业在当地的落地和发展。

沈颖则认为,出海企业的业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许多企业选择线上出海,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拓展海外市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线下模式,开设线下门店,向更重的业务形态发展。软性着陆是企业能否成功出海、站稳根基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出海不仅要关注当地的法律环境,还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

“从目前来看,法律规定也好,实际发展也好,还是要培养当地团队”。孟勇身为中国出海企业的一员,深刻感受到了本土化过程的挑战,包括适应墨西哥人的宗教信仰和工作习惯、应对复杂的工会和社会环境等等,尤其是海外产业链往往面临着完整程度较低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同时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和薪酬结构,以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并打造好国内出口原材料、海外组装完善的产品建造流程。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