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镜像人”患者确诊低位直肠癌,机器人手术助力成功“保肛”
#长沙头条##湖南省人民医院#
84岁的项爹因反复解血便在当地医院确诊为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仅4厘米。更为复杂的是,项爹全身器官位置左右颠倒,这种罕见的生理现象被称为“全脏器反位”或“镜像人”,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当地医院认为手术难度太大,且无法保留肛门。最终,项爹慕名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寻求治疗。
收治项爹后,湖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顾问黄忠诚教授、科主任肖志刚教授立即对他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一致认为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是最适合项爹的手术。
▲CT+报告
但项爹病情复杂,手术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低位直肠癌的保肛。项爹的肿瘤距离肛门仅4厘米,保留肛门及肛门功能难度很大。术前,手术团队结合机器人手术的精准、灵活操作优势,制定了详细手术方案,力求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肛门及良好的排便、控便功能,避免永久性造口。
二是解剖异常带来的反向操作的困难。由于项爹的全脏器反位,器官左右颠倒,手术团队必须面对完全相反的解剖结构布局。这种反向操作要求术者打破固有的手术习惯,运用逆向思维和进行反向手术操作,犹如改变长期习惯反手拿筷子吃饭,极大考验了主刀和助手的经验和技术。
三是高龄患者的极大手术风险。84岁的高龄使项爹的手术风险大大增加。手术团队必须在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减少术中可能的损伤和出血。降低对机体的创伤。术后,团队还需密切监护,确保患者能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近日,黄忠诚教授主刀为项爹实施了机器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避免了永久性造口。术后,项爹恢复顺利,肛门功能良好,经过护理,术后第10天迅速康复出院。
▲术后第一天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进食流质
这次手术不仅展示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团队在低位直肠癌保肛上的技术实力,也为类似的全脏器反位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
通过机器人手术技术,克服了高龄、低位直肠癌和全脏器反位带来的多重挑战,患者最终恢复健康,重获正常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普外一科 张蔚林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