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将“网红”变成“商品”,AI“爆改”实力拉满

将“网红”变成“商品”,AI“爆改”实力拉满

新火种    2024-09-30

奥维德的《变形记》中说到,“大自然最爱翻新,最爱改变旧形,创造新形。”正如网红经济之下,前有数字克隆人,后有AI网红,形式没有变,但体验却不一样了。

最早入局AI赛道的美国网红Caryn Marjorie已经达成“年入4亿人民币”的目标,这一切就源于她的数字克隆人CarynAI,但由于AI分身进化的不可控性,今年年初“事件女主角”选择关闭了自己的数字克隆人(即AI分身)。

“年入4亿人民币”的战绩充分展现了“AI+网红”模式的吸金潜力,足以让人趋之若鹜。因此,网红Marjorie虽已选择走下神坛,但“AI+网红”燎原之火远未平息,并在国内愈演愈烈,衍生出了更多新的“形态”。

真人网红们遭遇“AI劲敌”

2018年的11月,由搜狗发布的全球首个2D版主播在中国诞生。随后,2020年,主播便从2D进化至3D,诞生了全球首位3D AI合成主播“新小微”这大概是国内大行其道的AI主播的“鼻祖”。

图片

搜狗推出的“新小微”

只是,肉眼可见的“虚拟感”,识别“真假”轻而易举。

时至今日,AI技术迅猛发展,生成的人像其“逼真度”直线上升。具体的形式也演化出了AI换脸主播和纯AI数字人主播两种。这其中,AI数字人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变得更有人味儿了。而AI换脸主播背后的真人,由于情绪更饱满,与用户的互动体验也显得更为热情有活力。

比如,快手今年3月推出的数字人产品“女娲”;京东推出的采用创始人刘强东形象的数字人主播“采销东哥”,今年4月,“采销东哥”的京东首播累计成交额超5000万元。

但最为惊讶的还是,近日在小红书“冒头”的“AI网红”,已经足以“以假乱真”。比如下方的两张图均来自AI原创,结合今年的热门话题“公路自行车”、“骑行健身”等,一个热爱运动的美女形象应运而生。

图片

来源:微信聊天记录

从实际展示效果来看,帖子大多都有过百或者上千的点赞量,而且有不少平台用户在帖子下方留言,询问图片中服饰、装备等物品的购买链接,或者与之发言互动。显然,用户们并未能识别出真假。

而且,以高度仿真的图片为素材,还可以生成长度5秒到10秒的小视频。经过多次调试后,皮肤和头发纹理、光影呈现等都会变得更加细致和逼真,而在添加完脚本、旁白,调整了唇形之后,视频呈现就变得几近真实。

图片

图源来自科技未来派

而这还只是“真实度”上的突破。在制作效率和推广效率上的突飞猛进,让人更加叹为观止。

据一名AI网红“制作人”分享,他同时在运营1327个小红书账号,并借助账号矩阵软件进行管理,每一个账号的反响都不错,而且并未被小红书识别。

不得不说,一个人就可以运营如此“海量”的账号,这背后必然是内容和素材制作上的高效在支撑着。面对这样高效的内容输出,疲于化妆、护肤、找话题、剪辑、P图的真人网红们,属实难以招架。

正当红时,真人网红们就遭遇这样的“劲敌”。更别说人的精力有限,容颜也会老去,红利期稍纵即逝。

“过气”的网红带货,也将被AI取代?

然而,网红们需要面对的“劲敌”不止这越发真实的AI网红。

毕竟成为网红的最终目的都是奔着“泼天的流量”而去,拥有流量才有变现的资本。而成为网红后,大多又会走向带货这条路。这条被反复验证的路,变现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但网红带货全链条的隐患却开始频频爆雷。

比如,身为抖音平台的超头部主播机构,三只羊公司虽然站在了流量的巅峰,但同时也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近期,三只羊带货的商品频繁陷入品质控制的争议漩涡之中。

图片

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前有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曾在三只羊直播间热销的某品牌梅菜扣肉使用劣质槽头肉。紧接着,后有美诚月饼事件,今年6月,三只羊又被爆出售卖疑似假冒的茅台酒。而网红带货风波却并未就此平息。

这并非个例,网红们获取流量的能力堪称一绝,但品控方面就说不上擅长了。尽管,网红们的流量热度“长盛不衰”,但借流量开始带货这件事却变成了一件“危险”的变现生意。

从角色立场上来说,网红并不直接对产品负责,更多是第三方的角色,执行具体的销售任务,任务完成后抽取分成,同时也交割了对于产品的责任义务。

这样“避重就轻”的模式,致使网红在带货时是无限逐利的。而此时,AI网红的兴起或许提供了新的方向。

比如,用AI做网红矩阵进行“养号”,然后出售已经拥有流量基础的账号给商户或品牌方,这使得“AI网红”与商户成为利益共同体,产品的销售前端和售出后端都直接与商户、品牌方关联,品牌方能够更好的控制内容输出。

类似于明星代言,明星本人不直接参与销售,更多是起到推广宣传的作用。而“AI网红”本身不具备独立意识,展示和呈现的都由品牌或商家直接控制,自然责任归属也在商户和品牌方,这样商家也不得不加强“自身约束”。

这样将“权责分割”,使得针对产品的履约和监督责任也回归至产品源头的商家和品牌方,还可以一定程度削弱产品在宣传阶段无止尽的“夸大其词”。

依旧是借助网红完成带货,思路和流程都没变,但是真人网红变为“AI网红”后,侧重点重新回到了产品身上,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网红”成“商品”,变现模式的新启思

同样是流量变现,用AI做网红矩阵更像是网红变现模式“翻新”后的成果。

从AI网红矩阵的搭建步骤来看,一是生成符合主流审美的AI美女;二是输出紧贴热门话题的高互动性文案;三是打造差异化的人物定位;四是在人物互动和文案输出上增添一定创意。

显然,这四个步骤和过往打造网红的路径如出一辙。尽管路径一样,但性质却有很大区别,过去网红被打造成功后会衍生出一个独立团体或个体,而现在,AI网红直接变成了一件“交易商品”,流量价值直接一次性变现。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在于,上文提到的将带货的主控权归还给商家、品牌方等,使得“网红”与品牌共存亡,从而避免网红因个人言论等爆雷。另一方面,对品牌和商家来说,可以弱化网红成长为头部大V后,双方合作带来的“不可控性”。

再者,将“AI网红”当做商品进行打包出售,就如同现在的知识付费一般,将一切有价值的实物或者虚拟事物转换为流量,从而变现。

图片

图源:《云图六重奏》电影截图(一群被批量生产的AI仿真人)

更有意思的是,这使得打造网红进行流量变现的模式,不再是高颜值人群的专属,也不是深谙美妆变脸技术人群的专属,掌握AI网红制作流程,进行批量“培养”即可。

这不仅对商家、品牌方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普通人来说也是。

在这个以流量促销费的网红经济时代里,流量是关键的一环,但借助AI技术的催化,积累流量的方式在变化,流量变现的模式也在变化。

同样,这也是以个热爱“翻新”的世界,一直在创造新的东西,也只有掌握趋势,洞察先机的人,才能跑在时代的最前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来源:港股研究社

原文标题:将“网红”变成“商品”,AI“爆改”实力拉满

Tags: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