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动力
日前,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磅会议接连召开,研究部署相关工作:9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9月22日至9月23日召开的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提出,要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的增强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新型工业化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此外,资本市场的股权激励和声誉效应助力企业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和创新人才,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多板块聚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期,同时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风险,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成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此过程中,我国资本市场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多层次板块架构愈加清晰,助力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加速成长的同时,在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积极效用,持续推动我国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其中,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实现了并购重组的提速,产业集中度得以提高,从而提升了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以2023年为例,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年内共有15家企业并购重组申请已注册生效,包括8家主板企业、2家科创板企业和5家创业板企业。其中,隶属于制造业的企业有9家,占比达60%。
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向记者表示,并购重组是传统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企业可以扩大自身规模和实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通过并购重组,有关企业还可以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和品牌等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得益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及多元化包容的上市融资条件,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得以获得持续融资支持,从而有助于相关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从今年融资情况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25日,年内共有24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IPO合计募集资金达3052.03亿元,分别占年内新增上市企业的93.85%和95.08%;从再融资情况来看,年内共有7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增发方式募集资金达585.39亿元、1家企业通过配股方式募集资金3.78亿元,以及61家企业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638.06亿元,再融资总额合计达1227.23亿元。
在何晓宇看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以匹配不同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企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通过多元化包容的上市条件,可以支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助力其业务扩张等;同时,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条件的进一步精简将助力企业获得持续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
锚定创新动力
引导资金持续注入
事实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本质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也就自然成为新型工业化顺利推进的根本“驱动力”。而资本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重要枢纽,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当仁不让”。
一方面,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板块及市场功能定位明确,有力支持一批科创类企业加快发展壮大,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日益发挥。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年内260家新上市企业中,选择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企业分别有61家、97家、58家,合计达216家,占比逾八成。
“企业科技创新过程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且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则对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支持作用,从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到监管,从天使轮到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企业将获得全阶段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其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市场化机制,实现风险、收益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产要素集中流向高效率领域,进而为创新提供帮助和激励。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丰富创新型金融产品、引导多种创新投资模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关键领域聚集。
例如,9月22日,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泰瑞柏基金同时上报科创板100ETF。据悉,作为继科创50指数之后发布的第二条科创板宽基指数,科创100指数权重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新一代增长引擎,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与定位大市值的科创50指数形成互补,充分彰显高成长性。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9亿元;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1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3%。
田利辉认为,科创100ETF的推出使资金和资源向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倾斜,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相关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