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新隐私风波,律师:平台使用用户文档需考虑场景和脱敏
金山旗下的WPS又出隐私风波。
11月16日,金山办公宣布旗下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人工智能办公应用WPS AI开启公测,据官方介绍,WPS具有文字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翻译、智能搜索、文档智能分析等功能。
然而,就在公测前一天,WPS更新了隐私政策,正是这一隐私政策引发众议。这版隐私政策提到,“为提升您使用我们提供的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文档美化、在线PPT美化、在线表格美化的AI功能的准确性,我们将对您主动上传的文档材料,在采取脱敏处理后作为AI训练的基础材料使用,同时请您放心,我们将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对该资料进行去标识化处理,以降低其他组织或个人通过去标识化处理后的个人信息识别到您的风险、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对此,11月18日23:30,WPS在官方微博回应,除了向用户致歉之外,也承诺此后文档不会被用于AI训练目的。新版隐私政策写道,“当您使用我们目前所提供的在线预览、编辑、多人在线协同编辑、文档分享、文档实时保存至云端等需要在云端实现的功能及后续推出依托于云的服务时,需要您在联网状态下、登录账号后将相关文档材料主动上传(包括您手动上传及/或主动开启的自动上传)至云端,我们将基于为您提供前述云服务,所必要收集您上传至云端文档及文档信息(包括文档类型、大小、页数、修改时间、文档权限、存放位置)。请您放心,您使用在线服务过程中主动上传至云端的文档内容数据,我们仅以为您提供相关服务之目进行处理,不会用于任何与该服务无关的场景、目的。”
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认为,WPS无权使用用户文档内容进行训练。他指出,用户上传文档的主要目的是在线存储及管理文档。文档可能涉及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隐私权及个人信息权利等人格权利,也可能涉及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等,也涉及相应的数据权利等。未经用户明确授权或同意,相关经营者不得使用文档,无论是否“脱敏”或“去标识化”。
而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琮玮认为,用户使用WPS的目的并非为了帮助平台进行训练。而应当脱敏的信息也需要进一步界定,除了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日记、个人记录也属于个人信息的一部分。
“现在很多法律AI产品也有这样的问题,它们通过人工智能解答法律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也把用户的数据都收集起来了,然后建模,再形成海量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探讨。”王琮玮指出,目前AI产品数据的收集权限仍是业内在讨论的问题。她认为,在平台方收集用户数据时,应单独征得用户的知情同意,而非仅仅在用户协议或隐私中提及。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麻策同样向南都记者指出,平台方是否有权使用用户数据进行训练,需要基于用户数据的类型及场景来判断。
他认为,当用户数据涉及知识产权且属于公开发表场景时,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尊重知识产权,但从实践来看,基于AI本身创新及战略发展福祉考虑,全球诸多国家均要求版权须让步于人工智能,以便于人工智能能够利用文本和数据挖掘 (TDM)发展创新,属于知识产权的合理利用。
此外,当用户数据涉及个人信息数据且公开时,原则上利用该类数据进行训练应当首先被视为合理处理,且不得将训练结果关联至特定用户,且当个人提出拒绝时仍可拒绝处理。当用户数据本身为非公开数据时,除非取得用户的明确授权,否则平台不得用于AI预训练数据,否则极易可能侵犯用户的自主选择及知情权利,并可能侵害用户的隐私权利。
而针对WPS 回应,有用户表示不信任与担忧,指出由于大模型的特性,即使平台使用了用户数据,可能用户也无从得知。对此,麻策认为这种担忧并无道理。大部分用户确实无法感知大模型预训练数据是否包括自身数据,但也同样无证据证明这类数据的处理本身已经对用户产生直接明显的权益侵扰,比如生成内容中对特定用户进行诋毁或歧视。
“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数据权益本身不是绝对保护的权益,需要和社会、经济、技术及企业发展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他表示。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