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银行区块链研发“失宠”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这两年,银行对区块链的投入的确不如以往。”一家银行IT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感慨说。
在他看来,这背后有着多重因素:一是区块链在某些场景的应用研发成本投入不低,在降本增效的压力下,若IT部门无法证明这些投入能产生良好的业务提升效应,银行就会砍去相应研发预算;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实践,发现区块链在不少场景的效率提振并不明显;三是今年AI大模型技术兴起,分走了不少原属于区块链的研发预算。
记者获悉,目前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跨境贸易融资、航运电子提单、反洗钱信息共享等特定场景。 比如在航运场景,多家国内银行与航运公司合作,发起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提单业务,有效解决航运贸易背景真实性调查环节的信息不对称、数据跨境验证等问题。
一位中小银行IT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会牵头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某些金融场景的具体应用。目前当地多家银行都接入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指导,相关银行负责搭建的、基于区块链的反洗钱关注信息分享系统,某种程度解决银行之间的反洗钱信息孤岛问题,提升洗钱风险的防范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银行机构对区块链的研发投入,则正从“团队合作”转向“单兵作战”。
前些年,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桑坦德银行相继退出R3联盟,令银行协同研发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时代成为“过去式”,但与此同时,摩根大通等大型银行开启了自主研发的征途,尤其是过去两年他们借助欧美地区数字代币发行热潮,纷纷布局全新的区块链+金融业务。
继发行数字代币JPM Coin(摩根大通允许一些企业客户通过这个代币,在其金融机构账户之间转移美元和欧元)后,摩根大通正计划发行新的数字存款代币,其功能与JPM Coin截然不同,它方便用户更轻松地向另一家银行客户汇款,以及适合代币化证券或区块链发行的金融工具开展交易结算,从而加快跨境支付和结算效率。
近日,摩根大通还推出代币化抵押品网络(TCN),TCN是摩根大通内部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化应用程序,允许投资者利用资产作为抵押品并转让抵押品所有权,且无需在底层分类账户“移动资产”。
上述中小银行IT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无形间反映境内外银行针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不同方向,境内银行更侧重于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某些业务场景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孤岛问题,境外银行则侧重于通过“赶潮流”发行新型数字代币,创造全新业务“替代”原先效率相对低下、客户体验不佳的金融业务。
“尽管区块链技术研发用途截然不同,但只有切实解决境内外银行实际业务痛点,才能赢得银行的持续投入。”他强调说。
银行投入缘何“降温”
2015年前后,区块链技术一度被众多海外大型银行视为引领业务创新发展的“新技术底座”。
当时,摩根大通、花旗等华尔街大型银行在区块链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均超过百亿美元。他们一面股权投资众多区块链技术研发初创企业,获取最前沿的区块链技术研发成果;一面通过内部孵化,将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发票、数字票据、信用证、征信、汽车债券ABS、加密数字货币、发债等领域。
摩根大通区块链负责人Amber Baldet一度表示,尽管很多区块链金融应用技术短期内不大会见效,但摩根大通愿将它看成是20-30年后的金融市场各项业务运转的基础设施。
但是,经历一段时间的“疯狂投入”,越来越多银行骤然发现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
记者获悉,如今境内外银行都将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在跨境贸易融资、跨境航运电子提单等领域。
目前,部分海外银行已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与电子提单功能相结合,将银行、贸易双方与航运公司被连接到一个区块链网络,共同处理单证交换与相关信息核对工作,令单证交换核对等工作从4-5天压缩到一天内完成,大幅提高贸易融资运作效率。
这背后,是区块链技术一方面解决跨境贸易融资领域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虚假贸易合同骗贷行为发生几率,另一方面能显著提升业务效率,解决以往贸易融资流程冗长效率低下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境内部分中小银行也在尝试将区块链+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在动产质押融资场景,解决动产质押风控难题。
“但是,与前些年相比,我们在区跨链技术应用的研发投入是逐年下降的。”一位城商行IT部门产品研发总监向记者直言。究其原因,一是他们发现在剔除发行数字代币因素后,区块链更像是一个运营成本偏高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完全可以使用其他自动化技术“替代”,二是区块链技术在动态网络扩展、可扩展权限控制等方面仍面临一些瓶颈,导致金融场景应用效率受限。
他直言,当前银行之所以仍对区块链研发有所投入,主要是看中它的不可篡改性,从而有效解决信息分享过程的“真实性”问题。
这位城商行IT部门产品研发总监认为,导致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研发投入“回归理性”的另一个因素,是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安全、数据增值与协作等五大操作环节均存在操作痛点,导致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与金融数据综合应用存在诸多合规挑战。
比如银行与某些数据供应商合作时,后者认为自己通过客户授权拿到的个人数据,所有权理应属于自己;但银行未必认同这个观点,理由是部分个人数据存在过度采集或涉及个人隐私,在数据归属方面应纳入“个人与合作机构共有”。这种分歧也直接导致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数据共享与综合应用方面“处处碰壁”,影响银行对区跨链技术研发的投入热情。
记者获悉,此前部分银行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隐私计算领域。具体而言,联邦计算技术可以在海量数据的不可见、不触碰的情况下,实现一个结果的输出,去获得相应的商业价值。在此场景下,区块链技术基于不可篡改性、不可伪造性、可追溯性等特点,通过与联邦计算相结合,可以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但是,我们发现区块链技术在联邦计算应用环节的投入产出比很难被量化,最常见状况是银行投入大量资金资源探索区块链+隐私计算的技术融合,但实际效果不确定性很高,有些区块链+联邦计算所得出的成效没有达到银行预期。于是银行有较高几率削减这方面的研发预算。”一位股份制银行IT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被大模型抢走了“风头”?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金融业内人士将银行在区块链技术研发投入的“降温”,归咎于AI大模型技术兴起,“抢走”了银行大量资源。
上述中小银行IT部门人士透露,年初AI大模型技术骤然兴起,令他们注意到AI大模型技术可能大幅提升智能客服、辅助研发、文本生成、智能投顾、催收等业务场景的运作效率,因此银行高层决定抽调多位科技研发能力较强、业务思维相当活跃的人员,组建专门的金融大模型项目组,研究如何将AI大模型更好应用在更多银行业务场景。
目前,这个项目组已将AI大模型技术应用在智能客服场景。通过一段时间内测,AI大模型技术的确显著提升银行智能客服在线问答的智能化程度。此外,他们正在研发AI大模型在辅助研发、文本生成环节的应用,前者能辅助银行研发人员写代码,并开展一些自动化测试,有效提升业务数字化的研发效率;后者则能提升银行人员撰写各类业务报告的效率,增强银行内部的沟通效率。
他表示,这已经形成较大的“挤出效应”——由于中小银行的科技研发投入金额相对较低,因此银行高层优先会将大部分研发预算投向那些最快最显著提升业务效率的“新科技”。目前,AI大模型技术的“受宠度”早已超过区块链。
多位银行IT部门人士指出,当前AI大模型技术在不少金融场景的科技赋能效应“强于”区块链。比如在文本生成环节,以往业务部门员工遇到业务疑惑,若通过区块链系统“留言”,只能等待相关同事回答才能继续履行自己工作,导致业务流程相对缓慢被动,但在AI大模型技术的支持下,AI大模型技术能迅速给这些员工答疑解惑,方便他们快速处理工作,令整个业务流程更加高效主动。
记者了解到,尽管AI大模型的算力投入动辄数百万元,未必低于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但多数银行仍愿为AI大模型技术“投入重金”,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认为相比区块链,AI大模型有更高几率成为未来银行比拼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底座。
“如今,银行越来越多看重客户体验对业务拓展的重要性。AI大模型对金融服务体验的提升效应,自然更受银行重视。”上述城商行IT部门产品研发总监指出。目前他所在的城商行在制定明年科研预算时,已将更多资金投向AI大模型技术应用研发,并进一步削减区块链技术研发费用,甚至搁置多个区块链应用研发项目。
这背后,是银行高层相信大模型技术相比区块链,能在更多金融场景解决实际痛点。比如在催收场景,银行通过大模型技术“分析”银行与逾期贷款人的沟通信息,可以研判后者的还款意愿,作为银行优化催收策略的辅助工具;在智能投顾场景,银行通过大模型技术分析银行与客户在财富管理方面的以往沟通信息,还能更准确地洞察客户的真实投资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投顾方案,或许能更好起到更好的获客、留客、拓客效果。
谁在“决定”区块链应用前景
面对当前AI大模型与区块链“截然不同”的处境,部分银行人士也有着另一番“见解”。
江苏苏宁银行首席信息官黄进向记者指出,无论是AI大模型,还是区块链或元宇宙,江苏苏宁银行对这些新科技的研发投入,只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它是否拥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帮助银行切实解决业务痛点并达到降本增效目标。
他指出,江苏苏宁银行引入大模型技术绝不会为了“赶潮流”,而是看中它能真正解决银行业务发展的实际问题。
前述城商行IT部门产品研发总监向记者透露,针对AI大模型、区块链、元宇宙等新科技的“取舍”,当前业务部门也有着较高的话语权。因为在新科技应用研发方案制定环节,往往是业务部门先提出业务需求,银行科技部门再以此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多数情况下,双方会通过多次沟通,确定使用哪些新技术更能实现预期效果。
“目前,我们科技部门所使用的新技术应用研发资金,很大部分来自业务部门的科研预算,所以他们对某些新技术的使用偏好,也会影响我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制定。”他告诉记者。近期业务部门希望进一步提升智能客服与智慧营销的精准性,于是他们主动提出要引入AI大模型技术,科技部门也会采纳这些建议。
在他看来,业务部门也不会一味“赶潮流”,他们也会“评估”与“比较”不同新科技的实际效果。此前他们要求科技部门研发一套新的数字化业务流程降低供应链金融的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欺诈风险,经过多次讨论,他们很快放弃了使用大模型技术,转而同意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上下游贸易合同真实性确认问题。
但是,银行是否愿意持续为这些业务需求追加“新技术研发投入”,很大程度取决于投入产出比。
“我们各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科研预算与KPI考核,所以他们也会权衡使用科研预算开展新技术应用研发的投入产出是否良好,包括交付成本是否可控,交付质量是否达到预期。今年以来,他们因此放弃了一些看似热门却投入产出比不高的新技术,比如元宇宙。”这位城商行IT部门产品研发总监告诉记者。原先业务部门希望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能带来别具一格的金融服务体验,从而带动银行获客促活效率提升,但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其收效甚微,于是业务部门自己砍掉了这个项目以及相关科研预算投入。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或许是当前区块链技术受到“冷落”的一大原因。毕竟,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不少银行业务场景的系统搭建与测试周期相对较长,且需要众多合作方的快速响应与全力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业务效率提升效果。但这反而令区块链技术较难适应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众多银行业务场景。
相比而言,欧美大型银行的区块链技术研发,则玩出了某些“新花样”。
记者获悉,摩根大通决定继续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因为其发行的数字代币JPM Coin每天处理约10亿美元的交易。
摩根大通全球支付主管Takis Georgakopoulos对此表示,摩根大通一直在增加服务,并计划继续扩大JPM Coin使用范围。
“这背后,是华尔街部分大型银行说服了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让后者认可数字代币能进一步提升跨境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效率的观点。此外,美国企业民众对数字代币的使用偏好升温,也推动美国一些大型银行纷纷试水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代币发行。”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当前摩根大通计划将新型数字存款代币的基础设施连接到银行现有的合规系统,以便相关资金转账结算交易能通过KYC、反欺诈等合规检查,进一步借助发行数字代币,创造新的业务发展空间。
但是,随着欧美金融监管部门对非官方数字代币的监管日益严格,未来数字代币的发展命运,也将影响欧美大型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的投入热情。
记者获悉,尽管摩根大通已研发新型数字存款代币的底层基础设施,但这款新型数字存款代币能否面世,仍需获得美国监管机构的最终批准。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