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会被AI取代吗?连刘慈欣都怕了
近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谈“新作拖稿”,称平庸之作不如不出,很怕被AI取代。“特别是到了现在,人工智能正在慢慢取代作家、编剧,人工智能GPT写的科幻小说,可以说写得越来越好。我不知道人工智能给我们,至少给我还留下多少时间。”
有网友表示,连大刘这样的作家都害怕被AI取代,那些网文写手怎么办?你认为AI能取代人类作家吗?你会害怕被人工智能取代吗?澎湃问吧的网友们发表了他们的见解。
“AI没有思想,只能模仿无法取代”
- 01-
@赞美虚无:AI能在效率上甩开所有的作家。但别忘了它的思想来自人类,它可以和你聊哲学,聊未来想象,帮助你工作,满足我们的指令和要求。但是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在历史中的生命体验作为基础,它做不出这些。它可以加速进程,而方向盘在人类自己手中。
生而为人,这点自信还是要有的。
-02-
@阿斯明:人会去思考0和1中间是否存在别样的意义,人会去思考生存与死亡的界限,电脑学不会这些。
- 03-
@乌龙:AI没有自我意识,它写作的文学,在它的视角里只是代码,完成了某项任务而已。私以为文学需要有作者和读者的共振才成立。
- 04-
@希格斯波色:我只知道单位食堂用机器包的包子和压的面条,就是没有手工做的好吃。
- 05-
@学思论:我觉得有创造力的作家不会被取代。人类是有感情的物体,跟人工智能很难产生共鸣。
- 06-
@钱初:AI的能力并没有这么强悍。GPT-4模型的空间不大,处理数据多了之后,识别问题的能力会下降。目前微软供着OpenAI每个月烧个几十万美金,都尚未解决这个弊端,未来更是道阻且长。按现在GPT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接轨程度看,AI对提升效率、整合信息等方面的确有帮助,取代或许是未来趋势,但未来要多久才来目前还不知道。而且现在处理大体量算法代码时,GPT甚至会编造虚假代码,这怎么可能取代人类啊?
- 07-
@注意让行:只要有“公式”,AI就能做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是想让它创新是很难的。AI可以取代很多质量不高的,形式化的,八股文式的文字作品,这当然包括小说,因为写小说、诗歌这些也完全可以被“教”会。
但是AI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政治立场甚至瑕疵。所谓艺术从来就不能只是技术上的,艺术应该是人表达思想的方式,人的思想是根本。大刘的科幻,读过的应该都明白,故事蕴含的思想才是精髓。他说的意思也不全是说“害怕”AI太厉害,更多的是督促、提醒他自己,要写出真正好的、有思想的、不是为了赚快钱的好作品。
- 08-
@Mr.Carson:想象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先生可能觉得人工智能就是三体吧。人工智能一辈子也无法摆脱“人工”二字。
- 09-
@居易俟动:大体来讲,AI顶多会成为人类的饲养员,对人类文明层次的提升不会有任何促进作用。
“AI可以取代大部分平庸的作家”
- 10-
@Emily:能被称为“作家”的人数不胜数,但是能在历史长河中真正留下姓名的人屈指可数。很多所谓的作品,都是从经典名著中延伸出来的。比方说,有太多作品的根本内核都是《基督山伯爵》,只不过加上了些许时代背景的改写,就变成新作了!既然“天下文章一大抄”,“抄”能力极强的AI当然可以代替作家。
- 11 -
@芳华十九州:一,大多数作家都是普通的,写不出伟大的作品。二,AI能取代普通的人和作品。
- 12-
@TOMI :某个科幻小说中曾描写过一个场景:在未来,一个强大的银河帝国,只允许皇帝在举行某些仪式时用“走”的方式,普通人反而必须用工具代步。所以,在人工智能取代作家的时代,作家也许是“一种高贵优雅的职业”。
- 13-
@刺猹者闰:只要写得好,就算是AI写的也没关系,关键现在的优秀作品太少,不够看。
- 14-
@坐树不言:作为普通人,怕被取代,是怕谋生的工作空间被挤压,怕没法养活自己。
- 15-
@阿虾大侠:每次看到这样的讨论都会想到《异形》里面的David。
创造AI、让AI更聪明其实都折射出社会的需求和人类的欲望。我们害怕人类欲望无止境地膨胀,做出难以预料的事。真正充满未知,令人担忧的还得是人性。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