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专家热议AI文学:人类文学不会消失,反而会得以彰显

专家热议AI文学:人类文学不会消失,反而会得以彰显

新火种    2023-11-11

今年10月,一篇名为《机忆之地》的小说在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消息,称这篇小说从笔名、标题、正文到配图都由AI完成。而在未提前知会评委的情况下,6位评审专家中仅1人看出了这篇小说由AI所作,还有3位评委为它投票推荐。

消息一出,人们不禁再一次为AI时代的人类文学感到担忧和焦虑。

座谈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罗昕 图

那么文学界会如何回应?11月8日,在第九届“西湖·新锐文学”座谈会上,南帆、程永新、贺绍俊、陈福民、车槿山、钟求是、张定浩、斯继东、张晓玥、杨绍斌、雷默、木叶、马小淘、文珍、孟小书、行超、蒋在、单小丘等作家、批评家、文学编辑,围绕“人的文学与AI的文学”,展开了对话。

独有情感,人的文学不会消失

《收获》杂志主编、作家程永新表示,他眼中的小说大体上就是两类,一类写实,一类写虚,写实中也包含写虚。“文学就是人类的精神史。这个历史包括人类性格善恶丑美的方方面面。我们为什么需要书写,就是记录人类的悲欢离合。”

对于AI的威胁,他认为文学打动人的部分一定是前人没有过的那部分。“AI可以模仿《活着》,模仿《等待戈多》,但它不会像我们那样去思考。人类写作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当我们书写时,我们经历的,我们感受的独特的东西,可以化为前所未为的创造力。”

“人的文学是有情感的,AI的文学没有情感。”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贺绍俊说,AI不会因为被打而感到疼痛,不会因为忽视而感到伤心,但在人的文学作品里,情感不仅可以被感受和抒发,还可以共享和理解。

在他看来,未来的人的文学应该是极端个人化,极端风格化,极端先锋性的文学,“未来人的文学不会消失,相反会更加得以彰显。”

AI时代,文学是我们的意外

福建省文联原主席、评论家南帆认为,AI的学习能力毋庸置疑,但他怀疑两个问题,一是AI能否根据当下的新鲜经历创造出过往作品中没有的东西,二是AI创作的作品是否有意义。“这取决于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我们对最好的文学的理解。”

他提到,人类有许多经验与人类自身的生物学结构有关,比如人会嫉妒,会有征服欲,但AI无法在这些问题上感同身受。在AI拥有自己的意识和感觉之前,它于人类而言是一个愈加完善的工具。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评论家陈福民直言“人类永远有意外的时刻”,而在AI时代,文学或许就是我们的意外。AI拥有无比强大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围棋领域,它可以被输入几万张棋谱,穷举所有的对策并选出其中最优解,最可怕的是还具有在输入棋谱之外的学习能力。“但我们人类可能会脱轨,可能会不按常规走,而这个意外是在计算机或者电脑、AI的逻辑之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车槿山认为AI的文学或许会对网络文学造成冲击,但不会对好的严肃文学产生威胁,“AI可以利用大数据穷尽已知,但它永远无法获得未知的知识,而人类的原始冲动就是幻想未知。AI可以利用它的学习能力最快找到最优解,但文学没有最优解。”

发展的AI,未知的创造

不过,AI也在继续发展,如果AI真的有思想、情感、欲望、意识,车槿山认为它是有可能写出更好的严肃文学。“但那个时候,它已经不是AI的文学了,它已经创造了一代新人。它就是人。那时传统的我们很可能成为一代旧人,而AI是一代新人。”

第九届“西湖·新锐文学奖”得主、青年作家蒋在认为,对于AI的写作,如果我们将“作者”当作一种分类方法,AI作为作者未尝不可,但如果这样的话,关于AI的文学批评将何去何从又成为新的问题。

“有老师认为AI没有办法创造情感,这个观点我不是很赞同。语言才是产生情感的载体,而不是作者这个主体。AI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它知道一个情节如何处理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回应。所以在这部分,我认为它和人类作者能够做到相同。”蒋在说,“而我们的畏惧,是畏惧它未知的创造,它对伦理性的处理,以及它的边界在何处的问题。”

Tags: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