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车间里的“第二语言”

车间里的“第二语言”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    2025-04-17

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交流时不得不高声呼喊,即便如此,还常常出现误听、漏听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物流科成品入库区的班组琢磨出了一套实用的“手语”,在嘈杂的作业环境中,也能迅速、精准地传递关键信息。

车间现场的“加密通话”。马航摄

“只要看到师兄打出那个手势,我就明白他已经修好了故障,让我去按‘系统复位’键。”物流科修理工马航说。像这样通过一个手势交流的默契配合,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渐渐地,几个固定的手势成为了车间里的“第二语言”,工友们用手势“说话”,简单易懂,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这套手势的“首创”者杨琳海说:“手势交流不仅仅是工作中的应急妙招,更像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小秘密’,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

物流科修理工杨琳海打出手势。薛瑞摄

这份独特的“语言”,不仅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更在无形中增强了团队间的默契感。连老师傅们都感慨道:“在这忙碌不停的传输线上,打个手势,大家就知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愈发得心应手。”(马航、张绍雪)

来源: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Tags: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