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头部券商招聘“AI内容分析师”,这个创新岗位意味着什么?

头部券商招聘“AI内容分析师”,这个创新岗位意味着什么?

财联社记者林坚    2025-04-03

4月2日讯(记者 林坚)“AI内容分析师”要来了?记者注意到,有头部券商委托猎头在业内放出招聘信息,岗位是“AI内容分析师”,工作内容是为AI大模型训练提供投研内容的支持。根据岗位要求,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5~8年为佳,工作地在上海,履历背景要求宏观、行业研究等相关背景,买、卖方均可。

针对这招聘内容,记者与研究所管理层、卖方分析师以及中后台人士进行了沟通了解,受访人士普遍感慨,这是一个很“新”的岗位,以前从未见过。

“AI内容分析师”会不会搅动当前的人才体系,是讨论的重点,也间接关注的是AI将在未来会在多大程度上赋能投研。由卖方从业者认为,不同于传统分析师岗位的属性,这个职位更强调"研究能力+AI理解"的复合型人才结构,可能需要互联网+投研背景,并称“并不好招人”。

另值得一提的是,有猎头透露,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金融业AI相关岗位需求是有明显提高的,薪酬也比较可观。从业内的预判来看,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成熟,视频解读、虚拟路演等新形态正在酝酿,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在提升。

属于前瞻、创新的岗位

综合采访沟通的情况,目前有三点共识值得关注。

一是,“AI内容分析师”属于前瞻、创新的岗位,这与当前大模型正在重塑证券业的趋势相吻合。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一波浪潮,速度改变了券商对于大模型应用的步调。不过,尽管前景诱人,但以AI内容分析师为切入点,“AI+研究”带来的影响以及作用还需要时间检验,一方面考验券商对大模型财力、人力的总投入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考验券商以及券商股东方的战略定力,能不能长期做下去这是一个待解项。

二是,AI内容分析师入职之后究竟能带来哪些变量?部分受访人士称,这种岗位更偏向对内服务,为业务协同所创设的岗位。“AI内容分析师”招聘不仅只面向卖方背景,也欢迎买方背景,这意味着与投资相关,加之涉及行业、宏观研究,更与投资业务的诉求相匹配。AI内容分析师可以通过自身经验与研究,深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政策文件,提取关键信号并关联资本市场影响,再加以Ai的分析,辅助策略决策。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开始理解卖方语言的潜台词,算法能够捕捉买方情绪的微妙波动与需求核心。

三是,“AI+研究”现阶段主要逻辑是人力劳动密集环节的替代,而非对投资逻辑的颠覆,不过随着“AI内容分析师”的诞生,会不会对投资逻辑有所颠覆,这是一个核心命题。目前来看,可快速解析财报/研报数据,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初稿,然后分析师再进行人工调整与写作,如今岗位需要既懂券商研报生产流程,又能将投研逻辑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参数体系,或可以猜想行业开始向决策策略进行AI布局。

业内人士研判称,当前券商投研AI应用已从基础数据处理扩展至部分决策辅助,但在深度逻辑构建与独立研究领域仍存在瓶颈。未来需通过场景细化、模型迭代及人机协作模式创新,逐步实现从“效率工具”到“智能伙伴”的跨越。不难发现,过去的传统研究依赖分析师个人经验以及研究框架,AI模型则需要结构化的知识图谱。当宏观政策、行业数据、企业动态被编码为算法参数,研究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有了新的结合。

调整姿势,应对卖方竞争新格局

从政策端到券商研究业务的进展,“未来三年卖方行业格局是一个大洗牌”的情况,成为受访人士普遍的感受,尤其是岗位创新的背后,是卖方研究商业模式的重构压力。

现阶段来看,佣金分配比例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券商卖方业务的竞争格局,这就倒逼券商改变卖方业务的逻辑。记者此前在《降佣后的首份排名出炉,券商分仓佣金整体下滑35%,长江挤进前三,国联民生显合并优势,升至第五》一文中有过相关报道。数据显示,2024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为109.86亿元,同比2023年的金额168.35亿元下降35%,这一数据较2021年222.55亿元的高位已经腰斩,交易佣金持续下降。

综合过去一年对券商在卖方研究大模型的应用情况跟踪,以及最新2024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目前研究业务方面,AI大模型主要有几个应用进展:

总体而言,在这场大家都在“拼”的卖方PK中,叠加新的行业趋势、技术变革,"AI内容分析师"或许只是序幕,卖方研究的生态与形态正在变化。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