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制定!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月27日消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群体在感知、体力和认知等方面,将不同程度地出现功能衰减甚至失能。养老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有尊严的独立居家高质量生活。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
该项标准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和特征,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
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意义重大,将引导养老机器人制造商精准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进行养老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能力,造福全球银发群体。
目前,我国机器人行业在全球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表现突出。
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报告显示,在已确认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56%。
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中国的份额达63%,我国发展养老机器人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关推荐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