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打造“人工智能+”青少年教育的上海样本
昨天(21日),纪念邓小平“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重要讲话40周年暨“人工智能+”青少年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举办。中国福利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研、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公益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青少年信息科技普及与人工智能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范式,努力打造“人工智能+”青少年教育的上海样本。
据悉,学院将构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小初高”贯通式培养体系,打造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人工智能领域拔尖人才的摇篮。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观看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学员的计算机操作后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当时的国家教委从1984年起,开始在小学展开电脑试点教育,由此推动了计算机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作为全国第一个少年儿童计算机中心、设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的“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始终扎实做好“培养兴趣爱好”“掌握知识技能”“启迪创新思维”,培养了一批批科技新星、创新人才。
“人工智能+”行动是教育创新的机遇,需要跨界整合、资源共享,活动中,当天,“人工智能+”青少年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孵化矩阵也正式启动。矩阵将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40年来,少年宫培养了几十万名学员,他们中有中国最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全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最年轻的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计算机)竞赛金牌得主、世界著名游戏设计师、中国知名(头部)科技企业联合创始人,还有许多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士。在“AI菁英代际对话”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金亚秋,少年宫计算机老组员、光速光合创始合伙人宓群,同为老组员的That Game Company游戏公司CEO、创意总监陈星汉,以及新一代少年宫学员代表、202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荣子瑜分别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培养引导以及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和期待等话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福利会主席李斌出席活动,并与少年儿童代表共同为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揭幕。
作者:张鹏
文:张鹏图:中福会少年宫供图编辑:张菲垭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