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事关AI,最新研判来了

事关AI,最新研判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2-26

  春节以来,DeepSeek引起了全球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潮。2月25日,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度“人工智能+”投资策略会在北京开幕。会上,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兼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武超则与多位行业首席分析师围绕人工智能未来的投资机会进行了观点分享。

  人工智能将带来四方面投资机会

  “DeepSeek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全面影响AI产业链。”武超则表示,AI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基础层(算力、数据、技术等)、模型层(通用/行业大模型、开发平台)和应用层(通用/垂域应用、Agent等)。

  武超则表示,当前,AI大模型正在经历从研发到生产的过程,创新活跃,大模型技术路线及能力快速迭代,开源闭源交叉领先,国产模型差距缩小,易用性大幅提升,模型平权趋势明显。

  具体到投资方向上,武超则表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带来四方面投资机会。

  一是算力。算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底层基础,将持续受益于千行百业的应用需求。大模型规模提升,模型能力持续提升,同时算力需求不断提升,叠加DeepSeek-R1为推理范式带来泛化的可能性,预计各厂商技术探索下算力产业链持续高景气,尤其是推理算力的需求由于本地化部署和应用拉动近期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另外国产算力也是2025年的投资重点,出货量、生态、产品力是决定国产算力的三个重要因素。

  二是应用。DeepSeek-R1有望引发新一轮大模型API降价,基础模型通过强化学习具备更强劲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开源带来模型平权易用性大幅提升,这也将促使开发者探索更多应用落地的可能性。AI应用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C端应用的流量持续增长,B端应用商业化进展更快。

  此外,对于近期市场关注的人形机器人,武超则认为,也许最重要的是“手眼协调”,以便机器人能够识别和捡起它前面的物品。随着机器人的不断运行,AI数据引擎将收集并整理数据用于训练模型,不断提升性能。

  三是端侧。开源模型能力提升同样促进了端侧模型部署,看好AI终端作为新一代计算平台爆发的可能性。首先,AI+教育作为高频应用场景有望率先落地,特别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陆续推进,有望带动AI学习机、AI教育大屏等需求增加;其次,AI眼镜、AIPC、机器人等新终端的出货量有望随着模型升级后使用范围的增加而增加。

  四是数据,高质量数据仍然是大模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议关注向量数据库相关公司、数据处理类企业,以及具备行业侧专业数据的厂商。

  最后,武超则总结,数字经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PC阶段、移动互联网阶段以及智能时代。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是“数据”和“算法”,数字化是双向的,未来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数字化企业,智能化是最终目标。AI是加速数字化应用落地的现象级工具,也是数字化时代的“操作系统”和“新引擎”。

  人形机器人呈百家争鸣态势

  或涌现更多整机企业

  大模型推动AI向更通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中信建投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载体。

  吕娟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一种具身智能,可以更好地与人类互动,或者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为人类服务。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未来可能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平均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预计市场空间将超过汽车、智能手机,至少是数万亿市场规模。

  “百家争鸣态势正在形成,特斯拉不再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唯一的风向标。”吕娟表示,随着大模型的发展、优化迭代,训练成本越来越低,训练效率越来越高,从视觉、语言到动作的执行越来越流畅,那些掌握了更高效大模型的企业,有可能后来居上。

  吕娟判断,供应链日趋成熟,会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参与研究创新,吸引新兴创业者加入,吸引大企业以后来者姿态切入,推动人形机器人整机价格迅速下降,预计会有更多的整机企业涌现。

  IDC行业拐点将至

  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以及确保未来在AI领域的竞争力,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创新高,用于建设AI基础设施。中信建投证券通信联席首席分析师刘永旭表示,国内企业深度参与海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需求持续增长下有望充分获益。

  从产业链环节拆分来看,刘永旭称,算力基础设施包括GPU芯片和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及其上游所需要的PCB、铜连接、电源、液冷等,将ICT设备放置于IDC机房内,最终形成算力基础设施。在当前海外的算力基础设施环节,除芯片环节外,国内厂商在其他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尤其在光模块领域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并在其他环节具有良好的市场份额提升预期。

  刘永旭判断,IDC行业拐点将至,存量旧机房消耗叠加高功率新需求释放,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

  刘永旭建议,重视IDC产业机会,IDC运营商、IDC建设及算力设备相关链条厂商等有望获益。具体而言,建议重点关注存量机房上架率高、新业务聚焦GPU算力相关的IDC企业。而在建设环节,IDC单千瓦建设成本中,制冷、柴油发电、UPS等价值量较大,建议关注相关厂商业务弹性。而随着IDC的建成与上架,相关服务器、交换机以及配套产品环节都会同步受益整体需求的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