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时代最硬核的“长期主义

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时代最硬核的“长期主义

新火种    2025-02-22

1月25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2024-2025年公司年会上表示,通用人工智能是一场需要聚精会神的长跑。诚然,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百家争鸣、狼烟四起。AGI的技术瓶颈、行业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场景化落地的困境,都昭示着这场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面对这样的一场长跑,科大讯飞这名“运动员”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能力和重点应用赛道,以长期主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刘庆峰如此回答。

提升底座能力,风云变幻中的不变

字节、阿里等互联网大厂布局AI势头迅猛,Kimi、Deepseek等新锐势力快速生长……在国内的“百模大战”中如何拔得头筹、走到最后?拼的仍旧是技术。

算力、数据、算法优化,这些大模型成长中的技术难题,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研究。底座能力的提升更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从星火大模型V3.5到V4.0,再到4.0Turbo,一年来,讯飞星火大模型底座能力实现“五连跳”,足够说明讯飞在这场长跑中的“聚精会神”。对标GPT-4o,2025年1月15日,讯飞星火4.0 Turbo的底座能力再次升级,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

底座“树干”生长,各项能力的“枝叶”也在生发。

在语音多模态等重点能力上,科大讯飞今年首发了端到端的语音同传大模型、极速超拟人数字人交互、多模态影响大模型,首次覆盖全国202个方言,语音识别大模型能力相对提升超40%、超拟人合成能力相对提升超30%、图文识别能力相对提升超60%。

底座大模型的竞赛很残酷,据统计,2024年4月,国内发布的大模型产品就超过了300个。经过大浪淘沙,到今天,能够继续参与角逐的只有十几家。模型具备竞争力,能支撑长期迭代,具备商业化活力,激烈的“百模大战”之中,科大讯飞在不遗余力提升底座能力,对手做不到的、做不了的创新,科大讯飞在打磨、在攻坚。

从1到N,专注应用的“实用型选手”

以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实践,化为实在的生产力,科大讯飞在应用端“亮招”。

2022年,科大讯飞启动“讯飞超脑2030计划”和“1+N”认知智能大模型专项攻关计划,其中,“1”是星火大模型,“N”是把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落地,包括教育,办公、汽车、人机交互以及医疗等。

2023年5月,讯飞星火亮相。不断迭代优化讯飞星火这个“1”,并走向“N”个行业领域,讯飞——这一“实用型选手”的步子有条不紊。

到2024年,科大讯飞已找到大模型红利兑现的关键钥匙,在打造各个行业智能体的同时,打磨“更懂行业的大模型”,并取得央国企市场中标数和中标金额双第一,在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获得行业第一。

举例来说,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服务1.3亿师生、5万余所学校,深度参与12个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在医疗领域,智医助理覆盖677个区县服务全国600家等级医院,与7家排名前十医院深度合作;在金融领域,工行、交行、人保等头部金融客户占位中标27个,金融行业排名第一;在司法领域,深度参与最高法、最高检法律大模型顶层规划,主导8个重点省份大模型应用试点。

从“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对应特定领域的弱人工智能)到“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再到投入重点应用赛道,在各个行业、领域中深耕,这其中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也有科大讯飞自己的战略布局和实践探索。尤其在市场和技术的双向奔赴上,讯飞目光长远,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地图”。

加强C端、做深B端,选择G端,在市场方面,讯飞盯紧了各方的专业需求,尤其在央国企方面,资源优势不断放大,成为讯飞产品优化的最佳“反馈器”。

由于AI产品对数据集具有极度依赖,要打造真正“懂行业、懂需求”的通用人工智能,解决各行各业的问题,就必须涉水、入局,深入“咀嚼”高价值数据。无疑,“标王”讯飞紧握的市场机遇带来了巨大成长潜力,而能力的提升则进一步“反哺”市场表现。

国产大模型,最“硬核”的长期主义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全球范围内的行业竞争,乃至升级为国家技术和安全的保障。

目前,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大模型领域,如谷歌、微软、OpenAI等,他们不断迭代技术,通用大模型的天花板被持续打开,博弈越来越紧张。

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的代表,肩负着与众不同的使命,其对于全国产大模型的持续探索,可以说是最“硬核”的长期主义。

一直以来,讯飞星火坚持走全国产化路线。2022年12月,讯飞正式启动“1+N”大模型攻关项目;2023年10月,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上线,讯飞星火开始基于国产算力平台进行训练,并不断迭代升级至今。尤其这一年,尽管在全国产算力平台上训练深度推理模型遭遇了诸多挑战,但科大讯飞携手华为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功训练出我国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具备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大模型——讯飞星火X1。

当前,讯飞联合华为打造的全国产化算力平台“飞星一号”长稳运行,全年平均使用率94%。此外,更有好消息传来: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首批算力将在2025年交付试用。

作为国产大模型的引领者,科大讯飞一直循着“技术顶天,应用立地”的发展战略,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做全栈自主可控的通用大模型底座,另一方面以GBC联动的方式,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以期早日达成AI生态的闭环。

风高浪急之下是无限机遇。在通用人工智能的这场马拉松里,贯彻长期主义、迎风而上的科大讯飞,还将划出什么样的轨迹,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