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展望科创板及科技创新下一步如何发展|聚焦长期资金入市④
《科创板日报》2月20日讯(记者 曾乐 邱思雨 陈俊清 黄修眉 余佳欣 吴旭光 郭辉)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科技创新已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科创板作为融合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既是科技创新进程中的受益者、实践者,也是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的推动者。
如何更好推动科创板及科技创新下一步发展?近日,多位科创类龙头企业家、机构人士、专家学者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的采访,提出相关建议。
▍2025年全国两会建议:坚持硬科技+长期资本埃夫特董事长、总经理游玮建议:
当前,随着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技术的崛起,为科创产业及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AI红利”。
阿特斯总裁庄岩建议,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
道通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李红京表示,
2024年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曾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上市公司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7种方式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一是并购重组;二是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三是现金分红;四是投资者关系管理;五是信息披露;六是股份回购;七是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
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等方面的完善举措,申万宏源研究首席分析师彭文玉建议: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
▍“科创家”历年全国两会献言科创板自2019年7月正式开市以来,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不仅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制度创新设计亦敢为众先。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注册制的全面实施成为科创板的一大亮点,简化上市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同时,科创板还推出了差异化的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上市,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优化科创板多项制度。其中,2024年6月19日,“科八条”发布,在强化科创板 “硬科技” 定位同时,“科八条”要求严把上市入口关、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上市,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且在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以及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划和安排。
鼓励科技创新企业的并购重组政策的出台,有效促进了行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股票增持回购专项贷款的推出,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增强企业对自身价值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投资热情。
截至2025年2月19日收盘,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5家,总市值达68644.11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科创板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自“科八条”发布以来至2025年2月19日,共有114家科创板公司披露回购预案公告;并购重组市场日益活跃,累计重大资产重组约为6例。
在已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快报的科创板公司中,取预告营收、净利润中值,超150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中芯国际总收入最高,达577.96亿元;智翔金泰营收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达2387.08%。归母净利润方面,超160家实现盈利,全年净利润最高同样为中芯国际,为36.99亿元,百利天恒以36亿元紧随其后;超170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思特威以2671%的增幅拔得头筹。
从历年全国两会来看,科创类龙头企业家对于科创板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并提出诸多建设性建议。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神州细胞董事长谢良志重点关注了优化科创板上市创新企业融资渠道等问题,并提交相关提案。谢良志表示,科创板推出后,已有众多高科技公司挂牌上市,其中包括大量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他建议,针对未盈利创新型研发企业的特殊需求,制定和优化上市企业再融资政策,加快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同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允许大股东的上市公司股权进行质押,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银行贷款。
2021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建议科创板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科技属性,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进一步完善发行定价机制与监督机制,营造更为良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环境。
2019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小K注:雷军同时是科创板公司金山办公的名誉董事长)提交了三份建议,包括《关于布局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建议》。彼时,雷军建议,设立扶持民营商业航天的国家发展基金,支持和鼓励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推动民营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生态的构建。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