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医疗场景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医疗场景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2-18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医疗场景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并将辅助诊疗和中医健康管理推向新起点

为响应自治区党委及自治区中医药局号召,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2024年7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近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工程部团队经过充分调研,在全区中医系统率先完成了DeepSeek-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和调试工作。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医疗场景应用工作,本次本地化部署着重在放射、外科、中医治未病等科室投入使用。利用Deepseek大模型准确分析患者数据,放射科阅片师和外科医生可快速阅读患者影像资料,利用AI自动识别感染区域、量化分析、评估病灶,便于明确诊断及手术部位和指征;中医治未病方面,基于前期人体红外热成像智能体质辨识及自主健康管理平台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舌诊、脉诊、问诊信息以及病案智能抓取、医案挖掘等多模态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中医智慧诊疗新模式,通过全方位整合关键医疗信息,精准勾勒患者的中医健康画像,并针对临床常见慢性病及重大疾病恢复期康复管理两大关键板块,辅助临床医生突破传统诊疗局限,并利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快速分析病情,提供科学、精准的诊疗决策建议,为患者就医带来更为高效的体验。

放射科主任陆玉敏与团队成员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患者影像资料

外科医生利用人工智能定位并分析患者病灶情况

中医治未病中心医生通过红外线体质辨析确认患者体质构建中医健康画像

今年是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年,下一步医院将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和自治区中医药局的指导下,不断整合资源,深化运用deepseek大模型,结合医院数据生态一体化中台,继续深入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应用场景,通过科技与传统智慧的结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责编:许荩文、李敏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