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实探
赛力斯:关键工序
100%自动化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赛道。
汽车是支撑重庆市较快增长的核心产业之一。2024年1—10月,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从数量上来看,全市汽车产量195.88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新能源汽车69.10万辆,增长1.1倍。
作为当下明星企业,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今年1月至11月累计销量38.96万辆,同比增长255.26%。其中,问界M9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超20万辆,连续8个月蝉联50万元级及以上豪华车型销冠。
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新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的赛力斯超级工厂,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是“汽车产业大脑”生态下的世界级超级工厂。赛力斯超级工厂全面打造核心自主数字底座,应用智能技术实现生产环节设备、数据的互联互通,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实现100%质量监测追溯。
这里是问界M9诞生的地方,这座赛力斯超级工厂融合了国际领先标准与前沿智能制造理念,超过1600台智能终端协同运作,每一个机械臂的动作都经过精准设计与计算,每一次自动化装配都体现着高效与精确。从冲压车间到焊装涂装再到总装,车间几乎每一步生产流程都实现了无人化或高度自动化操作,可实现“柔性化、透明化、自动化、互联化、智能化”造车。
值得一提的是,万吨级超级智能压铸单元是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一大亮点,有效实现高效生产、轻量化、高安全性,可将87个零件集成为1个部件,减重28%,将222个零件集成化为10个,焊接点减少1440个,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赛力斯共拥有三座智慧工厂,机器人数量超过5000台,高居行业第一。其中,赛力斯超级工厂科技感十足,生产线机械臂来回高速运转,3000多台机器人智能协同造车。
美利信:5G+应用
创新智能工厂
在重庆汽车产业链中,美利信是一家深耕铝合金压铸行业20多年的大型企业,产业结构主要聚焦5G通信基站结构件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两大支柱产业。
美利信抓住了汽车行业转型机遇,产品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电池系统和车身系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等。今年上半年,美利信汽车类零部件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速,该业务营收达到10.24亿元,同比增长36.89%。
美利信董事长余亚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公司很早就在智能制造上进行了布局,从2019年开始就引入了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工厂建设5G+MEC专网基础上,实现了涵盖3C1P、CRM、SRM、ERP、MES以及底层装备等软硬件系统之间的综合集成应用。
美利信已形成了5G+生产过程数据采集、5G+AGV智能运输、5G+智能仓储应用、5G+机器视觉质检、大数据辅助决策、能碳管理等多应用示范场景,实现了工厂内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基于5G网络的全面连接,形成一个支持生产计划、制造执行、物流运输、品质管控、设备维修、能耗管理等业务环节集成协同运行的精密铸造创新智能工厂,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在余亚军看来,通过一系列的智能制造技改,首先稳定了产品质量,其次减少了用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第三能够更好实现产品和材料的可追溯性,第四完成智能信息化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益、改善质量。走进美利信模具车间,被排布整齐的高精端模具制造装备及超大型一体化压铸模具所震撼。美利信董秘王双松对记者表示,公司的模具中心对标的是全球最顶级的规格。在美利信模具车间,生产出了众多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结构件压铸模具,开发了国内最大的8800T超大型镁合金结构件压铸模具,并且成功开发了全球首台16000吨双压射整体下车身一体化压铸模具,实现了压铸行业新的里程碑。
目前,美利信与全球新能源头部车企,国内一众造车新势力等均有深度合作。2023年以来,美利信先后进入赛力斯、江淮、小米汽车、欣旺达、斯堪尼亚等企业的供应体系,客户还包括国内外知名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伊顿、舍弗勒、爱信等。
再升科技:拥有行业首条
全自动生产线
“再升科技始终围绕‘干净空气’的使命,专注节能洁净领域,为专业无尘空间、移动无尘空间、固定无尘空间等提供高标准、高水平、系统化的产品,为高品质生活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再升科技副总经理杨金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再升科技从传统的工业过滤领域逐步向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家电、建筑等多个领域延伸,是全球唯一能够同时制造高性能玻纤滤料、低阻熔喷滤料、高效PTFE膜三大主要空气过滤材料的专业公司。
杨金明透露,再升科技自主开发的飞机棉已经成功装配C919,获得了中国商飞颁发的实验资格证书,实现了飞机隔音隔热材料国产替代,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再升科技已是拥有全球最大的微纤维玻璃棉生产基地的企业之一,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微纤维玻璃棉生产线年产能达12万吨。
“为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在之前创建的两个数字化车间、5G+工业互联等智能化基础上,我们还要建设元宇宙工厂,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工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杨金明说。
基于未来数字化转型需求,再升科技已组建数字化装备部,力求将机器视觉、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务和工厂管理需求相融合。
再升智能制造工厂中,通过整合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AI技术等,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生产制造模式升级。
据悉,再升智能制造工厂生产线,实现了国内该行业多项“0”的突破。其中,机器人自动打胶、在线自动检测、AGV自动运输、自动分切、自动称重、自动包装等,为细分行业首创技术的整体化应用。
在生产线车间,再升科技工作人员表示,该车间现在机器一个标准节拍大概65秒就能够下线一台新产品,以前都是需要在2—3分钟。我们核心优势是在于可以做到100%的全检,保质保量。目前,自动化覆盖率已从此前的20%提升到90%;人员从27人降至13人;一次成品通过率从以前的80%已提到了92%。
川仪股份:“对标赶超”
推进国产化替代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是仪器仪表产业的重要分支,是保障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运行,构建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的基础技术手段和支撑。
拥有近60年历史的川仪股份,现已成为我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的领先企业。
“川仪股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正是一直坚持‘聚焦主业、持续创新’,才成就了今天的行业地位。”川仪股份董事长田善斌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2014年上市后,川仪股份率先布局了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新建了45条智能生产线、7个重庆市数字化车间、3个重庆市创新示范智能工厂,主力产品产能提升近3倍,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来到车间,川仪股份技术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采用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代替人工手工作业模式,现在一个工人可以操作一条甚至是多条生产线。设备启动之后,从上料、组装、焊接、转运、零件缺陷判断、加工质量检测等工序都可以实现全自动智能管控,产品制造的一致性得到很好的保障,制造质量等得到了极大提升。
此外,川仪股份还利用AI(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技术,有序推动公司设计、生产、管理等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工业自动化仪表的稳定性、可靠性、特殊场景的适应性,助推降本增效。
田善斌表示,在技术层面,川仪股份大力推进“对标赶超”战略,深入贯彻“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锻造川仪所长、服务国家所需。首先,面向行业前沿技术,打造了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流量仪表、智能执行机构、智能阀门定位器等一批世界级产品;其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卡脖子”难题,集中力量攻克核电仪控产品关键技术;第三,面向经济主战场,完成超微差压变送器等30余项新产品研发,在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第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领域,加强新产品新市场拓展,推出激光分析仪、粉尘仪、VOCs分析仪、脱硫脱硝处理装置等。
2024年,川仪股份在内外部需求减弱和下游资本开支增速放缓背景下,业绩保持韧性。2020年至今,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年均15%和29%的增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