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确定为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明确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挑战和机遇并存
“科技创新只有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和国家竞争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商学院院长马涛教授说,在全球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能够提升本土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出口,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助力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势,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
一部分高校和地方政府已开启了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重庆市两江新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该研究院坚持科研和产业化并重,汇聚了15支科研团队,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例如,结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要,针对氢燃料电池应用难点,研发出最长续航9小时、最大载荷7000克的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同等级锂电池无人机的3至4倍,在输电线路、石油管道巡检等场景中具备优势。目前,依托研究院成立的明月湖·紫丁香科创园已孵化科技型企业约100家,年产值过亿元。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强认为,当前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从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再到新产品、新业态出现进而催生新产业,速度逐渐加快,周期明显缩短;二是科学研究范式、科研组织形式、技术突破模式快速迭代,科技进步作用于产业变革的方式愈加丰富;三是颠覆式创新的“归零效应”加速显现,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强;四是科技和产业竞争的重心逐渐转移至前端,竞争的体系化和生态化特征日益明显。
“这些趋势背后,挑战和机遇并存,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必须全面分析并识别其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找准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综合施策。”陈强说。
堵点难点亟待突破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有哪些亟待突破的堵点和难点?
陈强认为,目前两者之间交流互动的渠道不够畅通,科学技术活动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亟待夯实;链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比如,企业作为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链接者”、产业创新活动的“发动者”,其创新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场景不够丰富,以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效果尚不明显。
“科技创新往往来自高校实验室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存在偏差。科技创新难以直接与产业创新需求对接,需要通过概念验证和中试等才能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动能。人才和资金也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难点。”启迪之星副总经理王飞认为,打通堵点和难点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企业发展的竞争力,不断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技术迭代的需求,还可以更好推动产业链发展。
在河南省安阳市,“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的“双中心”模式是安阳实现成果转化的一大亮点。自2022年成立以来,位于安阳的启迪(安阳)科创中心负责收集安阳企业、高校、机构的创新需求,位于北京的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则负责推送创新成果。
王飞介绍,“双中心”运营两年来,已和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中心建立联系,纳入产业发展科技成果上千项,发布安阳本市企业技术需求550余项,举办技术对接活动300余场,促成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
构建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涉及多主体、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马涛认为,应从战略规划、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协同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马涛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融合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健全市场化标准;推动集群式创新,激发企业主体作用。比如,在国家层面,可以制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明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再如,用“大人才观”构建科研人员“双聘”制度来促进人才双向流动,以东南沿海教育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地区为试点,允许科研人员以兼职、咨询等形式参与企业研发活动,鼓励企业技术骨干参与高校科研项目,打破体制壁垒,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我国部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已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迈出了大步。比如,长三角地区在体制改革方面,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制定实施《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在强化赋能机制方面,深化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启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以跨区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布局和组织方式,推动面向产业创新的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动。
当前,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的区域赋能效果开始显现;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已占据全国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四成份额;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和南京集群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九。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