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亚马逊发力“低价”与AI选品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创下历史新高。
亚马逊数据也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全球站点向消费者以及企业和机构客户所售出的商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过去两年,在亚马逊全球站点销售额超100万美金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近55%;销售额超过1000万美金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近60%。
“中国跨境电商卖家业务增长非常强劲。”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执行总裁戴竫斐称。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第十届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上获悉,2025年,亚马逊业务战略有三大重点领域:创新助力、机遇拓展、本地赋能。同时,“低价”和“AI”成为峰会上的两大关键词,备受市场和卖家关注。
继续发力低价市场
“亚马逊也为客户提供低价商品选择。”在第十届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上,亚马逊重点强调了低价商品项目。
今年11月,“亚马逊Haul”超值购宣布上线,商品价格都在20美元或以下,绝大部分商品低于10美元,涵盖了时尚、家居、生活方式、电子等品类,通常的配送时间为1-2周。
记者在峰会现场获悉,在“黑五网一”大促期间,“亚马逊Haul”全站达到将近50%的折扣,消费者反映热烈。
此外,订单满25美元即可解锁免运费,满50美元可享受5%折扣,满75美元可享10%折扣。
此前,亚马逊一直强调“品质”和“创新”,还曾大力打击“低价恶性竞争”。但是,今年来亚马逊正式进军低价商品市场,这一举动备受市场和卖家关注。
戴竫斐向记者表示,上线“亚马逊Haul”是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洞察。“客户告诉我们,某些商品他们未必需要那么快就能拿到,而是愿意等久一点,以获取更低的价格。所以,我们也希望拓展服务的品类和服务的客户。”戴竫斐强调。
实际上,近年以低价策略为优势的部分互联网电商发展速度极快,不断蚕食着亚马逊的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短期内一些电商平台能够保持其价格竞争力,并快速交付产品,即使在新的地区扩张时也是如此,对很多老电商平台冲击很大。同时,低价策略对于消费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
QYResearch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低价零售市场规模大约为3262.39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83%。
戴竫斐进一步透露,“亚马逊Haul”发展时间还很短,目前只在美国站上线,且仍是卖家邀请制。
同时,戴竫斐向记者阐述了亚马逊选择首批中国卖家的标准:一是必须是亚马逊的老合作伙伴;二是具有成本、价格和品类优势;三是能够将商品送至东莞运营中心,同时愿意适应初期的流程优化。
“‘亚马逊Haul’才刚刚起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内部学习跟优化的过程,目前没有很多可以跟大家发布的东西。”戴竫斐向记者强调,亚马逊将倾听客户的反馈,再考虑未来的拓展。
加强AI在选品的应用
除“低价”之外,AI则是亚马逊峰会上的另一个关键词。
记者在现场获悉,峰会公布了一系列基于AI和大数据的创新工具,覆盖从早期创建品牌资产到最终产品销量分析的全流程,其中包括首次亮相的亚马逊品牌起名星、买家旅程分析工具、加强版受众定制功能等。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有意在选品上加大对AI的布局。在2025年,亚马逊计划推出“未被满足的需求洞察”功能,协助卖家挖掘更多选品机会。此外,亚马逊还宣布将在近期推出产品业绩分析工具,将选品的销售、流量、转化率等关键业务指标和可执行洞察集中在一个直观的界面上。
实际上,AI技术正在重塑跨境电商的每一个环节,从推广、运营到销售,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具体来看,目前AI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客服、智能选品、语言翻译、生成影像、虚拟直播、货物检测等领域。
因此,除亚马逊外,其他电商平台也纷纷在抢占AI高地。举例来看,阿里国际推出AI驱动的B2B搜索引擎,帮助商家完成部分专业知识的短板;敦煌网则推出大模型“飞天”,以提升平台内电商链路的效率等。
InsightAce Analytics预测,到2031年,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价值将达到198.9亿美元,即千亿人民币级市场规模。
“对于跨境电商和卖家来说,生成式AI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带来巨大的改变。”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产品及卖家教育负责人彭嘉屺强调,无论是协助卖家的日常运营还是推动新产品的创新,生成式AI都是亚马逊将持续投入的关键领域。
不过,AI在跨境电商发展中仍面临不小挑战,包括数据隐私和安全、技术成熟度、跨语言和文化沟通障碍以及高研发成本等。
彭嘉屺向记者表示,有一些在测试阶段的AI工具还没有对所有卖家开放,目前所有的AI工具都不收取费用。
“这些AI工具,现在还是在早期的阶段。”彭嘉屺也直言,亚马逊正在密切关注生成图片、视频的真实性问题,并探索如何将AI技术更好地融入买家体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