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四川引领算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算力产业作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东数西算”政策之所以要实施,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西部地区的能源优势。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的“丰富性”,二是能源的“绿色性”。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能源的“绿色性”这一优势显得尤为关键。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到,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平均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显著提高。
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四川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也提到,到2027年,四川省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以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为核心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进一步完善,存算网一体化加速发展,算力绿色低碳、自主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四川将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以实现算力绿色低碳、自主创新水平的大幅提升。
能源端绿色能源的四川优势
四川省将统筹推进能源体系建设和算力发展,支持在省内“三州”电力送出断面受限且具备稳定调节能力的区域,按照绿电直供、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布局绿色算力中心,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推动绿色电力优势与智能算力集群融合发展。
四川省山川环绕、河道纵横,水力发电资源丰富,拥有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优质基础。雅砻江流域,这个被誉为永不枯竭的绿色能源“宝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转变为现实的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雅砻江干流的水电可开发容量高达约3000万千瓦,而两岸的风能、太阳能可开发容量更是超过6000万千瓦。在这里,绿色算力中心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绿电直供、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的实施,让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成为可能,推动着绿色电力优势与智能算力集群的融合发展。
得益于这一自然禀赋,四川省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绿色能源发展的企业,它们正成为推动地区绿色转型的主力军。
例如,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在四川的多个生产基地,尤其是眉山公司,已成为全球单体项目规模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基地;而金堂公司以其全球光伏行业首个5G智慧园区的身份,展示了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前沿应用。
再如,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眉山的8.8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以其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单条生产线最长、单体产能最大的特点,总投资达45亿元,已于2023年8月正式投产。
此外,四川仕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资阳市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拟建设年产20GW高性能单晶硅片和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智能制造工厂;四川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宜宾的年产10万吨光伏级高纯度多晶硅及2000吨电子级晶硅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四川省在光伏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
这些企业和项目的蓬勃发展,不仅彰显了四川省在绿色能源产业方面的雄厚实力,也体现了四川省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坚定步伐和积极作为。随着更多绿色能源项目的陆续落地和投产,四川省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绿色能源革命贡献着四川力量。
技术端绿色数据中心的创新实践
随着服务器功耗的不断攀升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要求,《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降低PUE值。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核心基础设施,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国家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数据中心节能降碳势在必行,液冷成为重要选择。
散热技术从风冷转向液冷,一方面是因为芯片功耗越来越高,业界最领先的GPU功耗已高达700瓦,风冷难以消除系统热点;另一方面,风冷散热效率低,在传统数据中心里,几乎有一半的电能消耗在了散热上,“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加速了液冷对风冷的替代。
液冷技术通过直接接触冷却芯片,能有效地解决高功耗服务器的散热难题。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浪潮信息获悉,该公司很早便在液冷领域积极布局,提出了“ALL in液冷”战略,已拥有一百多项液冷领域的核心专利,并建成了目前亚洲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研发生产基地,用于满足不同规格液冷服务器的各项研发、生产和测试需求,构筑了研发、测试、生产、品控、交付的全链条液冷智造能力,实现了业界首次冷板式液冷整机柜的大批量交付,帮助用户数据中心PUE降低至1.1以下,年产能高达10万台。
在四川市场,浪潮信息也将自己在助推绿色算力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今年7月,四川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正式投运。浪潮信息作为共建方之一,计划在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项目中引入液冷技术,提供端到端的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浪潮集团西南区首席技术官李叶辉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浪潮信息为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提供了业内独家的42kW智算风冷算力仓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风冷数据中心高功率散热的极限,单柜功率密度高达42kW,支持多台GPU服务器上架。
应用端绿色算力的广泛应用
在调研过程中,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绿色算力与大模型紧密相关。大模型作为算力应用的一种形式,其产品布局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而推动了绿色算力的广泛应用。截至目前,四川已经汇聚了三十多个行业垂直大模型,涉及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医学诊疗等领域,成为四川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引擎。
成都不仅是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和医学诊疗等领域的先行者,更是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热土。随着更多大模型的落地和应用,成都有望在绿色算力领域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为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今年,金融投资报推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寻找成都大模型》系列报道,对成都市重点大模型企业做了梳理。
在工业检测领域,考拉悠然研发的悠然产业通用大模型能够实现从场景化需求到应用上线的端到端全流程赋能;在政府服务领域,明途科技开发的政府服务大模型MT-WorkGPT,用于打造数字人产品,如自贡灯会期间推出的数字人,能够提供关于灯会的详细信息;在电子商务领域,晓多科技的“电商AI专家大模型”——晓模型(XPT),从电商行业拓展到电信、政务、高校、教育等领域,提供智能客服服务,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使询单转化率提升了5%—30%;在医学诊疗领域,医联推出了中国首款大模型驱动的AI医生MedGPT,旨在实现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流程智能化诊疗,MedGPT通过多轮问诊,引导患者收集诊断决策因子,整合多种医学检验检测模态能力,实现强大的医学推理和决策能力。
此外,首个面向跨模态遥感数据的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空天·灵眸”,以及新一代短时临近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等,都在不同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将绿色算力的触角延伸到了千行百业。
日前,《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正式出炉。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十百千万”的发展目标,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提升先进算力和数据供给能力、培育大模型集群。
展望未来,四川不仅将在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和医学诊疗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还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大企业通过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正在为绿色算力的应用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