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地方国资积极出手上市公司股权变更

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地方国资积极出手上市公司股权变更

科创板日报    2024-11-22

《科创板日报》11月21日讯(记者 陈美)“目前最紧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济周期,支持企业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厅局级干部研修班,提出了多个指导意见。

自“并购六条”实施以来,《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 国资央企在股权转让上出手活跃。比如,宝利国际实控人变更为池州市国资委、红星发展控股股东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青岛国投、岭南控股控股股东变更为广州市国资委实控的岭南集团等。

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正在转向高质量增长,聚焦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也是国资央企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收购方而言,无论是市场化收购方,还是国资央企类收购方,并购后的整合,既要让现有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又要找到第二曲线创新增长,这两点都非常重要。”

在彭志强看来,国资央企开展收并购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只有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密切结合当地产业情况、瞄准优势产业,通过并购、收购手段将上市公司中有潜力的板块和业务带到当地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产业新旧动能的升级。”

上百家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国资央企积极出手

据不完全统计,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发展控股权变更。而这其中,国资央企在参与主体中占据了大多数。

例如,在无偿划转上,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涉及国有股东划转、但最终实控人仍为当地国资委的就超过20多家。

仅11月,就有包括红星发展、岭南控股、海宁皮城、连云港、兰石重装、北方华创、联环药业、硅烷科技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进行了国有股东之间的股权无偿划转。

其中,红星发展表示,经青岛市政府批准,青岛市国资委将持有的红星集团100%的股权无偿划转至青岛国投名下。本次无偿划转,不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红星发展的控股股东仍为红星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青岛市国资委。划转后,青岛国投将通过红星集团间接收购公司1.2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6.42%,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青岛国投是青岛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试点企业,其主要通过资本运作和投资活动,推动青岛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目前,青岛国投主要有创投和资本运营、资产管理、政府战略投资三大主业。

就红星发展本身来看,其为无机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领域。一位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化工作为传统产业,市场估值一直不高,只有十几倍。“因此,青岛国投成为间接控股股东后,有望进行创投与资本的运营,比如对传统石化化工行业进行重大设备更新,或加强新材料研发等,最终发展新质生产力,帮企业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国资直接“买”潜力标的的也有不少。例如,10月15日,合肥国资以6.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文一科技的控股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该笔收购也被看作是“最牛风投”的积极出手,而被收购的文一科技是一家半导体封测专业设备供应商。

再者,上海电气超30亿元战略性并购发那科机器人,消息使得上海电气股价狂飙300%。股权穿透显示,上海电气最终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地纾困到收购有潜力的公司,地方国资的资本动作、方向已越来越清晰,“即聚焦新质生产力,从土地财政转向于股权财政。”

彭志强认为,从收购标的上看,相较于引进一家一级市场早期创业公司,地方国资通过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确定性更强,效果也更加显著。

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国资央企出手,无疑是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在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厅局级干部研修班中,提出要谋划好国资央企“十五五”规划。

“目前最紧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打造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产业投融资体系,研究打造定位精准、高度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投融资平台,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创孵化平台,在投资选择上始终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实际上,今年以来,实践“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就成为国有资本践行的目标,而资本又链接着产业。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地方国资在产业发展中拥有非常重要的成功要素。“比如,政府订单、场景、数据、各类政策支持等等,如果把这些隐形资产最大化,那么对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以及业务发展都会有积极作用。”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最牛风投城市”的合肥,在投资产业的过程中,就把寻找符合国家战略及合肥市战略的标的放在了第一位。例如京东方A、欧菲光、晶合集成、江淮汽车等标的,均属于战略新兴产业。

另一位投资人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除了押注战略性新兴产业,雪中送炭也是合肥国资出手的特点。而在公司发展遇困时提供支持,更容易获得企业认同。

“但这种出手 ,并不是盲目砸钱,而是把行业研究透、把家底理清楚。”上述投资人称,比如合肥国资在招引欧菲光时,后者被剔除出苹果产业链,股价也经历下跌,而合肥国资仍愿意出手,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2020年欧菲光正在全国选址建立光学产业基地。

此外,欧菲光还孵化了新菲光、欧思微、新思考电机、新菲新材料等几家公司。其中,新菲光主营业务是高速光模块,为5G接入、FTTX、数据通信应用以及数据中心互连等领域提供核心设备;欧思微则是车规无线SoC芯片,新思考电机的经营范围包括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工业机器人销售等。

基于此,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认为,“收购不是最终目的,市场看的还是地方国资5年后给资本市场带来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合肥国资以6.22元/股的价格认购欧菲光股份,总金额为12亿元。目前,欧菲光股价在16元/股左右,为当初合肥国资出手时的2倍多。也就是说,不到5年时间,合肥国资在该笔投资上已收获不少。

彭志强总结道,收购后,地方国资可以将上市公司作为平台,进行增发、可转债、持续并购或孵化,或装入辖区内有潜力的资产。“并购后的整合难题,是地方国资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