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巴菲特”对英伟达估值提出疑问:消费者何时来给AI买单?
11月11日讯(编辑 史正丞)对于年内股价猛翻近3倍的“全球股王”英伟达,被誉为“英国巴菲特”的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提出了他的疑问:这家公司的未来营收真有那么确信么?公司的份额是否会被其他冒出来的芯片生产商蚕食呢?
(英伟达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作为伦敦Fundsmith基金的创始人,特里·史密斯因采用“长期买入并持有”的策略,投资于基本面、竞争优势和具有估值吸引力的公司,被称为“英国的沃伦·巴菲特”。截至去年底,Fundsmith基金去年底的资管规模为360亿英镑。
(特里·史密斯资料图)根据媒体周一的报道,特里·史密斯对英伟达的估值表达了怀疑的态度——即便回避持有这只热门股票,使得基金收益跑输了指数基金。
史密斯如此说道:“我对于我们是否知道人工智能的未来并不自信。因为几乎没有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应用。是否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支付足够高的价格来验证这个(人工智能浪潮)?因为如果不是,芯片供应商可能面临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整个AI投资逻辑最大的隐患。今年6月至8月期间,英伟达的市值一度快速抹去35%(9000亿美元)。但自那以后,公司股价又反弹超60%再创新高。
根据统计,包括微软、Alphabet(谷歌母公司)在内,已经承诺会在三季度砸590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和其他固定资产。在策略师们的语境中,随着科技公司争先恐后增加AI产出,英伟达的净利润率将在2025年创下56%的新高。
史密斯进一步表示,即便消费者愿意支付足够多的费用,证明AI是下一个大事件,难道只会有一个制造这些芯片的厂商么?巨大的回报也会吸引竞争。他表示:“事实上你看看那些使用英伟达芯片的大用户,例如微软、亚马逊和甲骨文,他们都有自己开发产品的历史。”
这样的例子也不难找。美满电子科技正在为亚马逊开发Trainium 2芯片,而博通正在为谷歌提供张量处理单元,还为Meta提供推理和加速器芯片。别忘了,英伟达的老对手AMD也在向微软等客户出货,公司最近将人工智能产品的营收预期提高至50亿美元。
对于AI产业而言,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也有一个不祥的传言——科创媒体The Information爆料称,新一代OpenAI旗舰模型“猎户座”相较于GPT-4的提升幅度,明显小于GPT-4对GPT-3的提升。尽管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员工,但收效并没有达到预期。
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英伟达股价连创新高,本身也代表了市场的“用筹码投票”。与此同时,Fundsmith Equity Fund今年以美元计价的收益率为9%,低于涨了近20%的MSCI全球指数。
史密斯解释称,他的基金回报率不佳是因为“少数股票的表现集中”,而指数基金日益受到欢迎也在推动这一点。史密斯强调,许多人把投资指数基金称之为被动投资,但事实是这些基金都是动量策略,而动量会一直维持,直到不复存在的时间点。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