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Waymo进展“吓到”,Lyft一次性宣布三项合作,全面布局Robotaxi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在Uber官宣了一系列自动驾驶动作后,同为出行平台的Lyft也坐不住了。
当地时间11月6日,Lyft一次性宣布了三项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相关合作,分别是与自动驾驶方案商Mobileye、自动驾驶接驳车公司May Mobility,以及基于AI的行车记录仪制造商Nexar。根据计划,Lyft将从2025年开始逐步引入上述公司的技术,以提供自动驾驶运送乘客的服务。
Lyft此举并不奇怪,毕竟“前有狼、后有虎”。
一方面,同为出行市场巨头的Uber,以及先后在叫车、配送和货运业务中达成了10多项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合作;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公司Waymo不久前刚宣布其Robotaxi业务每周可以提供超10万次付费行程,同时,它又获得新一轮56亿融资,要加大Robotaxi推广力度。
无论是出于进攻需求,还是防备需要,Lyft都需要在Robotaxi赛道有所动作。
尽管自动驾驶车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Lyft和Uber当下已有的数百万次订单和利润,但面对这一轮来势凶猛的Robotaxi热潮,Lyft显然要跟上。
毕竟,“窗口期”稍纵即逝。
而就在上周,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Waymo已在旧金山(这里是Lyft的总部,也是最大市场之一)占据了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的市场份额。
“鲶鱼”开始搅动市场。
01一次性合作三家,全方位布局自动驾驶
Lyft选择与Mobileye、May Mobility、Nexar合作显然是经过思考的,三者的业务完全不同,且相为补充。
这三家公司中,Mobileye是最被熟知的,它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企业,也是英特尔旗下公司。
Mobileye表示,一些车企会将Mobileye的自动驾驶技术集成到车辆中,供车队运营商和运输服务提供商购买。而与Lyft合作后,可以利用Lyft每年4000万乘客的网络,为基于Mobileye Drive的自动驾驶车队提供需求平台。
同时,Mobileye指出,两家公司还计划利用Mobileye新的云端自动驾驶技术,将配备Mobileye Drive的车辆与自动驾驶车队运营商连接起来。通过Mobileye自动驾驶生态系统 Lyft的自动驾驶API套件,去实现自动驾驶车队盈利。
不过,双方都没有明确表示,Lyft平台何时会部署配备Mobileye的自动驾驶汽车,也没有指出会和哪些车企合作。
May Mobility是一家自动驾驶接驳车公司,这家初创公司的班车在美国多地校园内和沿固定路线的指定站点运行,曾获得丰田和宝马的投资。
根据计划,May Mobility将于2025年通过Lyft部署一批自动驾驶丰田Sienna小型货车,首先从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城市街头开始落地,逐步扩展至其他市场。不过具体会投入多少车辆,以及商业模式,双方都未透露。
但May Mobilit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初期部署将使用前排安全驾驶员,并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到完全无人驾驶。
May Mobility自动驾驶接驳车
Nexar是一家行车记录仪制造商,其一直利用智能行车记录仪数据来扩展数字孪生服务。此次Lyft与Nexar达成合作后,双方计划收集匿名的车队和市场数据来不断提供自动驾驶技术。
据悉,两家公司计划将Nexar每月超过45PB、覆盖2亿英里行驶里程的真实世界镜头与Lyft的历史数据和市场数据配对,以创建“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数据集”。当然,Nexar也表示,需要司机同意参与,才会使用其数据。
从技术到数据、再到应用,Lyft通过合作加速布局自动驾驶。
02从自研到梦碎,只花了四年时间
Lyft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已有很长时间,且与很多科技公司一样,历经波折,分分合合。
早在2016年,通用汽车领投Lyft的10亿美元F轮融资之际,Lyft总裁John Zimmer就透露,预计通用最快在2017年内为Lyft提供首辆半自动驾驶汽车。在未来五年内,Lyft平台上运营的大部分车辆将变为自动驾驶汽车。
并在随后一段时间,先后宣布与自动驾驶公司Waymo、车企捷豹路虎、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商NuTonomy。
彼时,Lyft还是更希望做好出行平台商的工作,延续着车企卖车、Waymo研发、Lyft运营的出行行业固有逻辑。
但美好的幻想很快被打破。
特斯拉发布的自动驾驶叫车App预览画面
当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布了特斯拉宏图之第二篇章,把Robotaxi加入特斯拉的计划中,表示特斯拉不仅会运营自己的车队,还会让特斯拉车主的爱车也能加入共享车队,这类车主每年可以获利3万美元。
而后,2017年左右,一大批车企或需要、或合作的方式加入到Robotaxi赛道。此外,最大竞争对手Uber早在2015年就成立无人驾驶部门ATG。
或许是感受到了危机到来的气息,2017年,Lyft设立了专门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不过,与Uber想要制造无人驾驶车不同,Lyft更希望从软件方面获利。
根据Lyft当时披露的信息,自动驾驶技术部门由Lyft工程副总裁Luc Vincent负责,成立之初有60名员工,预计当年底会将团队扩充至数百人。
同时,Lyft在加州一家工厂租下了面积为5000平方英尺的场地,计划在那里设立几个研发实验室和开放的测试场地。Lyft把那栋大楼命名为“Level 5”,期望在那里研发出一套便于升级的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推出一个开放式自动驾驶平台。
2018年,安波福与Lyft合作推出Robotaxi服务
当时,Lyft给自己设立了阶段性目标:2018年中旬,其固定路线的通勤车会开始测试运营;2019年,夜晚以及雨天环境下也能实现运行;2020年,将会有500辆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进行商业化运营,乘客可付费搭乘,同时会配备“安全司机”用于突发状况时接管车辆;2021年,“大部分”出行将由自动驾驶汽车完成。
在研发技术的同时,Lyft依然希望自己是开发平台,其他企业的自动驾驶车辆还可以投入到Lyft的打车网络中。
尽管后续几年,Lyft的自动驾驶业务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包括与合作伙伴motion一起测试完成了超过10万次的付费自动驾驶汽车拼车。
不过,由于长尾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自动驾驶也始终未能给予Lyft理想的回报。
特别是2019年开始,受到到疫情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尽管自动驾驶故事很美,对公司估值也有一定帮助。但对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Lyft而言,实在太过遥远。
于是,2021年,Lyft将自动驾驶部门“Level 5”以5.5亿美元卖给了丰田子公司Woven Planet。
四年自研计划结束。
03合作还是合作,Lyft要成为“颠覆者”
尽管出售了自动驾驶部门,但Lyft并未放弃Robotaxi这块市场,而是将重点又放在合作上。
Lyft希望,通过与各家自动驾驶公司合作,以实现“成为所有Robotaxi商业服务的首选叫车网络和车队管理平台”的目标。
于是Lyft先是与现代汽车与安波福合资公司Motional合作。2021年3月,后者宣布将接入的是Lyft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叫车网络,于2023年在Lyft的叫车网络中部署完全自动驾驶车辆。
后又牵手Argo AI。
Argo创立于2016年,第二年即获得福特汽车10亿美元投资,两年后又获得大众汽车资金支持。
2021年7月,Lyft宣布与Argo AI、福特汽车合作,将在Lyft网约车平台上部署福特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并计划于2021年底前在美国迈阿密推出面向公众的Robotaxi服务。
双方的合作非常的深入,涉及车辆和资本等多方面。
按照计划,运营初期,ArgoAI会投放适量的自动驾驶汽车;到2022年,这一Robotaxi服务的业务范围将会拓展至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在两地投放不超过100辆Robotaxi;未来5年,Robotaxi车队数会扩充至1000辆,运营范围也将扩张到美国其他城市。
同时,根据协议条款,Lyft还将向Argo开放访问权限,使后者能够访问Lyft整个网络平台中的驾驶数据。而Lyft可借此置换了Argo 2.5%的股权。
但好景不长,2022年10月,福特汽车在当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关闭Argo AI。
彼时,作为“小股东”,Lyft也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Argo一直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Argo AI的变动不会影响Lyft 的自动驾驶战略。除了Argo AI,公司还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tional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继续与其他伙伴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商业化。
但不幸的是,Motional今年也传来了坏消息。
2024年5月,该公司宣布,停止商业运营,并裁员40%,涉及约550名员工;9月CEOKarl Iagnemma宣布离职,转为公司的高级战略顾问,由之前的CTO Laura Major接任。
实际上,ArgoAI关闭后,很长时间里,Lyft在Robotaxi领域鲜少有大的动作。
如今,伴随着Waymo商业化落地进展明显、Uber自动驾驶动作增加,特斯拉发布Robotaxi车型Cybercab……
Lyft也加速动了起来。
毕竟,技术的变革往往会改变行业隔离。作为美国出行行业老二,它肯定不想被颠覆,甚至想做颠覆者。END-
原文标题:被Waymo进展“吓到”,Lyft一次性宣布三项合作,全面布局Robotaxi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