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押注人工智能战争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9月23日刊发题为《华盛顿押注人工智能战争》的文章,作者是沙扬·哈桑·杰米。全文摘编如下:
纵观人类历史,技术进步已经转化为军事实力。在多数情况下,那些能更快、更有效地将新技术融入本国军队的国家都获得了相比对手的显著优势。对人工智能来说,情况可能也是如此,美中两国目前正陷入一场争夺全球人工智能优势的竞争中,而这场竞争很可能决定未来的全球格局。
美国坚信这一点,这从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今年8月28日的讲话中可见一斑。她的讲话之所以意义重大,主要原因在于其对美国军方关于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的战略思考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
希克斯发表演讲的核心内容是美国国防部打算建立一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赋能的军队”。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里非常流行,其实几十年来,各个大国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军事领域。从2014年美国宣布第三个“抵消战略”开始,它就一直在为将人工智能纳入军事领域打基础。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2021年的报告或许最能说明问题。报告说,国防部远未做好“人工智能方面的准备”。报告还敦促国防部在2025年前大幅增加投资,“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作战的方方面面”。希克斯的讲话也是基于这一思路。
希克斯宣布了“复制器”无人机项目。她称该计划是国防部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快速研发和部署“可蜂拥打击敌人的低成本海陆空无人机群”。她表示,这是一个“大赌注”,可以抗衡中国最显著的优势——即有能力把大量武器平台和人员带上战场。美国国防部希望充分利用“各领域低成本可消耗的自主系统——这些系统成本较低,火线上的人员更少,而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更新或改进”。
这一计划将把重点放在“小型、智能、廉价、数量众多”的平台上。希克斯说,“复制器”项目的近期目标是让美军“在未来18到24个月内,在多个领域部署数千个规模的低成本可消耗自主系统”。
首先,自主系统的规模非常大,它们将适用于各个领域。鉴于美国目前是全球的技术中心,美军广泛使用自主系统可能会迫使其他国家也采用此类系统,以保持战略均势。自主系统可能也会扩散到美国的盟友和战略伙伴。
其次,更重要的是未来18到24个月这一既定时间表。这相当令人担忧,尤其是考虑到人工智能伦理和监管方面的问题愈发严峻。尽管美国声称要在“复制器”项目中对人工智能采取“负责任与合乎伦理”的态度,但这一既定时间表让人难以相信这些说法。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很可能已经为这一项目努力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会有具体的规则来降低将人工智能纳入军队的风险。然而这些规范和法规将如何具体影响一场危机,还得另当别论。
最终,未来的战争将具有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赋能的特征,而且在许多方面已然如此。我们必须更好地了解将人工智能融入自主军事系统的潜在危险。鉴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各个大国对其军事应用的重视,将人工智能纳入各国军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希克斯在讲话中提到了“复制器”项目对美军速度和规模的影响,这很可能就是未来战争的特点:快速进行,人类作战人员与许多自主系统并肩作战。虽然对某些人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更有效的作战方法,但自主系统带来的战争升级风险也可能太大了。(编译/杨雪蕾)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