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艺术节|女高音芮内·弗莱明:好声音未来在中国
抒情女高音芮内·弗莱明(右)
看过《三块广告牌》的人对芮内·弗莱明一定不陌生,在电影开场的一曲《夏日最后的玫瑰》里,她的嗓音有过灿若繁星的亮声。
弗莱明被公认为当今最顶尖的抒情女高音,曾四度捧获格莱美奖。她是女高音中的头牌,名副其实的Diva,也可以说,她是当今乐坛最忙碌的女歌唱家。
10月25日晚,弗莱明将牵手上海交响乐团带来一场独唱音乐会,既有她最擅长的舒伯特艺术歌曲、意大利经典歌剧的咏叹调,也有堪称惊喜的《随想曲》(终场),这部歌剧是理查·施特劳斯的封笔之作,女主角的高难唱段让不少歌唱家望而却步,却成了弗莱明的招牌之作。
早在12年前,弗莱明就和上交在上海举办过独唱音乐会,现场乐迷听罢后评论道,“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听到过的最棒的现场独唱音乐会,只有听过后,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圆润,什么是从容,什么是委婉,什么是声线的华贵!”
12年后,一头金发、一身红格裙的弗莱明亮相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与上海观众面对面交流。你很难想象她已经60岁,以至于不少观众啧啧称奇,“真看不出来,状态实在太好了!”
弗莱明亮相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与上海观众面对面交流。
学声乐要有“阿Q精神”
弗莱明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父母都是音乐老师。最初的她是一个害羞的姑娘,歌唱之路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在看了很多前辈的视频,借鉴和模仿他们后,她才慢慢克服恐惧,成为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歌唱家。
“想做一个成功的歌唱家,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弗莱明看来,成功的歌唱家首先要有极具辨识度的漂亮音色,其次,必须具备多种技能,包括语言、表演、台风,掌握几门语言比如意大利、德语、法语尤为重要,为了强化学习德语,她就去德国进修过很长一段时间。有了这些敲门砖,才可以开始考虑打造职业化的歌唱之路。
要多久才能看出一个年轻人是不是有戏?
“这取决于他/她的年纪和声音类型,如果声音厚重,可能要发展到35岁,如果声音轻盈,比较年轻就能判断出来。他/她的音域如果很宽、声乐技巧非常扎实,就能唱很久,我很幸运,到现在还能唱。”
15年前,在出版商的劝说下,弗莱明出了一本《内心的声音》,将她研习出的声乐技巧、积攒出的舞台经验倾囊相授,希望这本“声音的自传”能让每位读者都更加珍视和欣赏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声音乐器。
这本书是为了年轻歌者及其父母而写的,很多父母看了后,才明白这个进阶的过程那么艰难、那么有挑战性,像是吃了定心丸。
“要成为歌唱家,除了要有坚韧的意志,还要有抗挫折的能力,因为你一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有‘阿Q精神’,不能走进死胡同,但需要坚持到底。你可能一开始拿不到第一名,但在第二名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将来总有一天能冲到第一名的位置。”弗莱明说。
弗莱明在选择歌剧角色时一直很谨慎。她塑造过多个经典形象,德沃夏克《水仙女》中的鲁萨卡,马斯涅笔下的曼侬、泰伊斯,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中的元帅夫人,都是她的演出首选。她的声音和她的形象很像,高贵,优雅,但又不与人有太多距离,听上去还是很亲切。
弗莱明喜欢跨界。在《三块广告牌》里,她用美声风格唱了一曲《夏日最后的玫瑰》,在《水形物语》里,她又用爵士风格唱了一曲《你永远不会知道》,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弗莱明却让人念念不忘。
《水形物语》是怎么请动她的呢?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早上11点在纽约最大的电影院里包场,捧着爆米花陪她看了一场,当时电影还没完成制作,不能外露,但为了弗莱明,导演提前把电影放给了她看。
弗莱明还跨界过百老汇音乐剧。2018年,她参演了经典音乐剧《天上人间》(又译《旋转木马》)的复排版,剧中的内蒂·福勒以往就是由歌剧演员演,对弗莱明来说简直信手拈来,挑战在于,百老汇音乐剧通常一个星期要演8场,这对不用麦克风只用真嗓的歌剧演员来说太要命了,弗莱明于是和出品方商量,一个星期演6场。
在为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与芝加哥歌剧院担任顾问的同时,弗莱明找到了新的人生激情——研究音乐与神经科学的交集,分享音乐对人类健康与福祉所产生的强大效应,“音乐对人类大脑的作用大于其他一切事物。”她很肯定地说。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有一个巨大曲库,藏满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弗莱明对学习新音乐充满热情,有时,她还会向两个同样熟悉音乐的女儿(24岁、27岁)讨要建议。
最近,她正在参与一部现代歌剧的制作,剧中涉及美国非常关注的一些议题,比如枪支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人的孤独感,“孤独感在美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弗莱明说。
很看好年轻的中国歌手们
歌唱之余,弗莱明这些年在讲座和教学上也投入不少精力,在北京与上海的音乐学院都开过大师课,中国低男中音沈洋、花腔女高音刘恋等都曾得到她的培养和推荐,走向世界舞台。
她至今还记得初见沈洋时的场景。那是十多年前上海音乐学院的一堂大师课,她听到了少年沈洋的演唱,“我惊叹于他的艺术造诣和语言能力,更不用说他对历史传奇歌手的了解以及在艺术歌曲上的学识修养。后来,我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亨德尔的《罗德琳达》时与他同台演出,他饰演一个主要角色,真是太令人高兴了。”
2017年6月,弗莱明在亚洲有几场个人音乐会。原本,她在上海并无音乐会安排,但也许是对这座曾经几度到访的城市有一份惦念,早在三个月前,她就主动提出要到上海音乐学院走一走,为年轻的学子们上一堂课。
最终,她在本已紧凑的计划中挤出了一天日程。
大师班不对外售票,但上海的声乐圈子早已闻风而动,不仅140个座位满额,连过道里也站满了旁听者。“感觉歌唱界的人都来了。”有观众这样评价现场。
那一天,一袭白裙的弗莱明看起来精神奕奕,4位上音本科生、研究生在她的指点下,演唱了8首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
每位学生的上课时间只有15分钟,但弗莱明仍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针对每一位学生演唱中的一些细节给予耐心指导,原本一小时的大师课最终延长了半小时。
丰富的舞台经验,让弗莱明尤为注重对学生演唱“表现力”的启发,她的一些教学手法也让现场观众颇受启迪。譬如,在她看来,只有合理地运用气息才能更好地塑造出《采珠人》咏叹调乐句中的美感,演唱时应避免不必要的换气。又如,演唱《费德里奥》中的咏叹调时,应运用灵巧、流动又清晰的声音,避免以过重的方式演绎。
对于语言,她同样以自己的经历给了学生们中肯的建议。
不管是歌剧还是艺术歌曲,“非母语”作品对歌者来说都是个大难题。弗莱明建议,歌者在练习阶段可以先试着以母语唱几遍,在对作品的内容、情绪有了更多了解后,再回到原作的语言,同时演唱中必须注重吐字的清晰、利落。
长年与舞台为伴,弗莱明讲起课来既生动,又高效。为帮助学生调整气息和声音,她不时拿出吸管、铅笔等小道具,时而让学生以吸管吸气,时而又让学生咬住铅笔演唱,在极短时间内让他们的演唱得到一定改善。
这堂大师课还让人感觉到了弗莱明被称为女神的秘密:亲和力满分,关爱所有身边的人,为艺术不断钻研保持热情。
在与芝加哥歌剧院莱恩歌剧中心、卡内基音乐厅、茱莉亚学院、大都会歌剧院合作的过程中,弗莱明说,她有幸目睹了年轻的中国歌手们在世界顶尖舞台上崭露头角。
“让人惊讶的‘好声音’未来在中国,我毫不怀疑这一点,我很看好古典声乐在中国的发展,我也很看好年轻的中国歌手们。”弗莱明说。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