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人工智能,真进学校了?

人工智能,真进学校了?

新火种    2023-11-17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晓蓉

图片源于视觉中国

近日,澳大利亚教育部发布了一个让教育界惊讶的消息,人工智能工具包括ChatGPT,将于2024年起可以在澳大利亚所有学校中使用。此外,英国也明确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立场,比如寻找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改进教育和减少教师工作量的机会。

人工智能如何在教育界应用,一直是个争论不断的话题。今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布了一份《在教育和研究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指南》,这是ChatGPT生成以来、用户突破100万时颁布的首份指导性文件。

一个又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消息,让人目不暇。那么,人工智能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边界在哪?

01 还是来了

对于人工智能,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曾经是拒绝的。自去年年底 ChatGPT 发布以来,澳大利亚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解决如何应对该技术的问题,从将其作为学习工具,到全面禁止,再到回归传统的纸笔考试。由于对隐私和抄袭的担忧日益严重,除南澳大利亚外的每个州和地区都采取了暂时限制公立学校使用 ChatGPT 的措施。

ChatGPT,图片源于新华社

不仅仅是澳大利亚,ChatGPT问世以来,各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比如美国纽约、西雅图、洛杉矶等地的公立学校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印度班加罗尔RV大学禁止在原创性作品中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并对学生随机检查;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要求学生在使用ChatGPT及其他人工智能工具时,将其作为一项外部来源明确说明,否则将受到惩罚。

各国教育部门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些年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议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当它们应用到教育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担忧是,由于ChatGPT在信息搜索和归纳、对话、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表现出色,且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ChatGPT面世后被迅速视为做作业、写论文、写代码的利器,由此引发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对ChatGPT“助攻”学术造假的担忧。

那么,为何澳大利亚教育部门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长杰森·克莱尔 (Jason Clare)在接受采访时给出的理由是,ChatGPT“不会消失”,它已成为类似于“计算器或互联网”一样的存在。“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使用它,私立校就在用,全国各地的孩子也都在用它做作业……老实说,现在是时候追赶了。”

图片源于视觉中国

为何对人工智能向来保守的教育界突然打开了口子?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殿兵近年来一直关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话题。“一是方便使用。这些人工智能对一些机械性的、可替代性属性的工作,有着超越人脑和人工的优势;二是资本的推动。大众已经被信息技术以及相关产品所影响,并不断陷入。”陈殿兵说。

无论如何,人工智能就像时代的浪潮。它来了,并逐渐席卷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02 边界在哪

人工智能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可以运用到什么程度?不少教育界人士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探索。

“我在写工作报告的时候以及会议记录的时候会使用ChatGPT等工具,但是在一些原创性的工作如论文撰写等,明确拒绝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并且要求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不能使用这些工具。”陈殿兵说,人工智能的确给教育带来了变化,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支持而非替代的关系。尤其是学校对学生人格的浸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提供情绪体验,无法替代。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曾在采访中表示,他曾在课程中引入了ChatGPT。学生们阅读赵斌推荐的前沿文章后向ChatGPT提问,当然他们也要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判断力鉴别ChatGPT所给出的答案。“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它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和挑战。假如教育不能永远将人工智能排除在教学之外,那么我们势必要将其转变为教学工具,我的课程经历也许能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为即将到来的教育变革做些准备。”赵斌解释。

ChatGPT网页页面

教育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在其中有知识的储备、有思维的训练、更有人际交往的互动等等。因而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也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马诺斯·安东尼尼斯(Manos Antoninis)表示,教育行业需要“教导孩子们如何在有技术和没有技术的情况下生活”。“让孩子们学会从丰富的信息中筛选出他们所需的内容,同时忽略不必要的信息;让技术为教学提供支持,但永远不要让它取代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安东尼尼斯说。

更有教育界人士看到了ChatGPT等通用大模型背后存在着巨大的解释“黑箱”,一旦语料库受到“伦理的污染”或“数据投毒”,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的青少年产生危害。

因此,当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更重要的一点是规范。在结束不久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工智能如何规范也是专家学者们频频提到的热点话题。“为人工智能制定框架是兜住底线,我们也应该反观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素养理解并规范它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认为。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的数字人讲解员,倪雁强 王建龙 摄

70多年前,当“人工智能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提出“机器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时,未来还一片混沌。

如今,未来已来,我们准备好了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