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交会看福田打造都市型科创区高质量发展典范
走进第25届高交会福田展馆,一股科技力量迎面而来。地上的圆心,是正在缓缓流淌的“深圳河”,东西两翼磁铁造型的曲面屏,一翼是“福田口岸”,一翼是“香港园区”,以“一心两翼”,寓意深圳和香港的相互协同与吸引。正面对的高清大屏,描绘的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现状与未来规划全景。
环视展区全景,从融合换脸和声音复刻创新技术的“数字孪生人”到各显神通的多功能服务机器人,从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桌上型电子显微镜到填补行业空白的创新药品,聚焦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和“20+8”产业集群,深港科创、数字智谷、能源碳谷、生命绿谷、湾区谷芯、量子硅谷等六大板块,展出40余项高精尖“黑科技”,秀出了福田区近年来打造都市型科创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成果。
往来更加便利
激发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活力
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到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近年来,深圳与香港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深港携手共建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合作和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重要平台。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福田展区今年的重点展示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记者参观福田展馆时发现,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批重大平台已经落地,一批香港高校科研项目在此集聚,科技、协同、融合等元素无处不在。
今年9月开园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迎来了首批16家香港企业机构组团入驻。此次亮相高交会的芨诺依美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入驻的企业之一。芨诺依美集是香港芨影科技的控股公司,专注于医学领域图像语言深度识别,运用AI与基因融合的创新研发思路,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为主,已经实现了消化道息肉的检测,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早起肿瘤检测系统。
“早在今年3月,我们已经在深圳办公,每天从香港往返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坐班车只需40分钟左右,与原来的地铁通勤1个多小时相比,节约了不少时间,很方便。”高交会上,香港芨影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创始人邱和松向记者介绍了芨诺依美集的结直肠早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并表示在深圳办公后,和内地的合作伙伴交流更方便、更紧密了。
在芨诺依美集的隔壁,是一台引起众多观众兴趣的高时空解析度电子显微镜,出自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该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桌上型电子显微镜,由真空系统、电子束发射系统、电子光学系统和成像系统等四组关键系统及其他配套仪器控制组件组成。
“我在香港想到一个点子,到深圳这边的实验室马上就能试验可行性,这对科研来说太重要了。”此前,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港两地在相关的科技与产业上的政策协同,激发了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活力,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福田区科创局副局长刘擎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已落地高端科研项目逾150个,包括24个院校项目、90个高科技机构企业等。
创新机构青睐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加速集聚
盛视科技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的高科技企业,于1997年在福田区成立。“得益于福田区的各项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盛视科技首创了多项口岸智能查验产品,开创了口岸旅客查验、车辆查验及卫生检疫等领域智能查验的先河。”盛视科技身份认证事业部销售经理王洁表示。
在福田展区的生命绿谷展区,信立泰带来的信立坦、恩那罗®、欣复泰等5款创新医药产品,琅铧医药带来的盐酸替洛利生片……一个个填补相关领域空白的创新药,是福田生物医药产业的“家底”。
创新企业机构的汇聚,离不开福田科技创新产业服务的持续优化。福田区近年来加大科创平台建设力度,在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龙头企业、创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同时,科学中心、交易中心、联盟、研究院、实验室等引进力度空前,广栽科创平台资源的“梧桐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加速集聚。
截至目前,福田区现有国家级创新载体15家,省级创新载体超120家,各类创新载体数量增超3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密度居全市第二,2023年前三季度战新产业增加值超80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近20%。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