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交会到亚运会机器“弄潮儿”展现人机协同无限可能
前阵子,微博上有这样一条热搜,说是重庆有家火锅店出现“机器人”服务员在敬酒倒茶,人形机器的模样外加顿感十足的肢体动作,让顾客感叹仿佛穿越到科幻世界。事实上,这个“机器人”是由爱跳街舞的老板娘假扮,没想到被传到网上后火了,大家都说她学得像。
就当下技术手段来看,逼真的人形机器人距离现实生活还比较遥远,要想分清是机器还是人类也并不困难,但这一微博热搜所透出的,不仅有店家为了招揽生意的花样巧思,还有大众对于机器人的好奇与未来科技的向往。
从链接全球技术贸易的上交会,到刚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都堪称现场“弄潮儿”,有的能运送货物道具,有的能制作冰淇淋,引来八方关注。机器人这些看似“大材小用”的功能,在实际的贸易与工业使用场景当中能够与人类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效率。
未来科技世界是怎样的?或许现在能从这些机器人身上窥探一二。
实用,上交会那些会手术会做口红的机器人
实际上,机器人这个大板块按照不同维度可以细分很多类,譬如从应用场景上来说,杭州亚运会上所出现的大多为服务机器人,而上交会所展示的则更多是工业和医疗机器人等。
现场,泰克威尔带来了一台可以制作冰激凌的机器人。只见机器人一只手拿着蛋筒,另一只手操作手柄,在蛋筒上灌上巧克力,5秒不到,一支可口的巧克力冰激凌就完成了。
泰克威尔科技副总经理陈雨竹表示,这台ICEBOT机器人其实是同轴双腕机器人。相比传统单臂机器人,它的工作量相当于两台单臂机器人在协同合作,既能避免两台机器人打架,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同轴双腕机器人在工业上应用较多,比如检测类和分装类工作。
唯迈医疗展示了一款国内首款介入手术机器人——ETcath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据唯迈医疗市场总监田威介绍,它可以代替医生的手,进行导丝操控、球囊传递、支架送入、3s无菌盒快拆等手术步骤。
“介入手术机器人颠覆了传统介入手术中,医生要穿着厚重的铅衣,暴露在X射线危害下进行手术的模式。它的操作模式就像是在血管内启动自动驾驶一样,让医生完全不用进入手术室内。”田威说。
而在化妆品牌玛丽黛佳的展台上,则有一款定制口红的手臂机器人。据了解,一般来说口红从罐装到成品需要1个小时,这款智能口红定制机只需要6分钟。
观众在上交会现场就能体验。只需站在智能口红定制机前,通过屏幕对其发出指令,口红机器人即可通过内置的3D AR摄像头对用户的头像及面部特征进行实时捕捉,配合自主研发的AR面部追踪算法,让彩妆、发色等试妆效果实时呈现在机器屏幕上。
好玩,亚运会上那些会捡球会弹琴的机器人
杭州亚运会,被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称为是“世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的第一个亚运会”,科技感可谓十足。除了开幕式上实现首次超一亿名的“亚运数字火炬手”,还有各种机器人为赛事的圆满举办保驾护航。
比如亚运赛场上跑来跑去的机器狗,它们忙忙碌碌只为运动员运送铁饼、拣羽毛球等。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张鸽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首次在国际赛事上使用机器狗,它们非常灵活,也很可爱,我看到网上网友都说它们是赛场上的‘显眼包’”。
在亚运村内,还有一款乒乓球机器人,号称是一款能“还原许昕八成功力”的手臂式发球机器人,它基于阿里云算力支持,搭载pong-smart智能机器人系统,深度学习了许昕出道以来的大部分比赛视频。
与传统发球机不同,该机器人可以机械臂控制真实球拍,并可设置旋转等级、速度等级及落点位置,提升了运动乐趣与训练水平。
在亚运村和亚运接待酒店,之江实验室的两台钢琴机器人“晓乐”在乐此不疲地为大家弹奏。据报道,晓乐可以弹奏30多首不同风格的曲目,全身拥有33个自由度,既能精准演奏音乐,又能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仿人的肢体运动。
此外,杭州亚运会还有负责卫生的清洁机器人、可以提供导览的服务机器人“笨小宝”、巡逻场馆的警巡机器人“笨小逻”,甚至是帮忙灭蚊子的捕蚊机器人等等。
可以看到,杭州亚运会不仅展现了亚洲运动健儿的竞技水平与体育精神,更是彰显出中国的科技含金量。张鸽表示,希望大家多多留意,发现这些机器人,获得它们所带来的新奇体验。
趋势,人工智能加速机器人智能化发展
就在2023年10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了《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显示,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将达到600000台。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国内外机器人供应商相继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并不断提高产能。在2017-2022年的五年时间里,平均每年机器人安装量增长13%。
无论亚运会还是上交会上出现的机器人,代表的都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风口及无接触服务普及的大背景下。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近些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同时“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深入。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
其实,在国内密集出台的政策和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根据IFR统计数据测算,近五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110亿美元。
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教育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成为服务机器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预计到202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同时还提出,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以为制造业带来一系列好处,使运行的系统受益,例如优化流程、预测性维护或基于视觉的抓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发展现,机器人逐渐从机械自动化转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智能机器人的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辛立明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于今年火爆的大模型,卢瀚宸认为相较于服务场景,当前大模型与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上的结合相对有限,可以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至于大模型+机器人的未来,卢瀚宸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可以通过失效特征的大数据提取,来对机器进行预测性的维护;通过大模型能持续优化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和运行方式;还有人机交互方面,通过大模型可以完成变成的模块化,摆脱过去单个场景需要重新写代码的繁琐。
(文章来源:周到)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