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商业快评|大模型的下半场:加快步伐商业变现|封面天天见

商业快评|大模型的下半场:加快步伐商业变现|封面天天见

新火种    2023-11-08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在科技圈今年最热的词是什么?毋庸置疑,三个字“大模型。”今年三月,横空出世的ChatGPT彻底引爆了科技圈和创投圈,从年初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各种大模型先后登场,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创业小白,“大模型”俨然成为最受热捧的科技新势力。

据科技部统计,到今年5月份,中国已发布79个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如今,根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国内大模型数量早已逼近200个,甚至有券商报告称,行业正在步入“万模大战”的时代。这显然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9月,百度、阿里巴巴都、腾讯三大模型开始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这意味着大模型告别内测阶段,用户无需再排队申请内测资格,可直接通过各个厂家的大模型App使用“写文案”“做规划”“生活助手”等AIGC服务。随后,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推出了最新的文心4.0,重构百度搜索、如流、地图、网盘、文库等10余款AI原生应用;2023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上新了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通义千问2.0以及八款行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国内两大科技巨头在“大模型”上的比拼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通义千问2.0

一方面,是“大模型”市场的热气腾腾,另一方面,AI技术的飞速迭代,行业基座的疯狂进化更是使得大模型创业领域的商业模式进退维谷。一位在近期成立了AIGC基金的投资者表示,大厂的开源免费速度太快,基于此,下半年很多大模型企业势必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大模型的死亡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众所周知,要想打造一个技术成熟的大模型,算法、数据、算力缺一不可,这无不需要庞大的人才与资金投入。国盛证券曾估算,GPT-3 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 140 万美元,对于更大的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成本甚至在 200 万美元至 1200 万美元之间。不是所有入局者都能玩得起、玩得转大模型。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意识到,必须放弃成为下一个ChatGPT的梦想,才能在商业场景中尽早落地。

百度GBI

在此前的演讲中李彦宏曾说道:“没有构建于基础模型之上的、丰富的AI原生应用生态,大模型一文不值。”相比于技术本身的“卷”,大厂们的着眼点确实更加本质。因此,当我们再重新来看当下的AI创业机会,那些聚焦落地,坚持做应用层的商业项目,才是该行业尤其是中小型创业团队的最佳机遇。尽管,百度内部已经孵化出了许多优质的AI原生自有应用,更重要的是百度已经开始带着生态一起做起了原生应用。今年5月,百度举办的“文心杯”创业大赛中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基于大模型打造的AI原生应用创业项目。

在各种热热闹闹地开放之后,大厂们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大模型能不能赚钱养活自己?大模型真正走到了商业化的拐点——用起来,然后生存下来。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说,还没有一家开放的大模型对c端用户收取会员费。一方面是各家大模型都想在开放初期吸引更多的流量,但同时也是初期即付费很难使大多数用户接受。因为在大多数用户心中,大模型还在初始阶段,真正应用起来其实好像也没有太多的使用场景。

由此,大模型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了B端。BAT三家企业to B的难度不算大,因为自家的企业就有各种B端的应用可以使用,电商、出行、云端乃至游戏,但仅仅是自己用,还是远没有达到对大模型成本的支出,在其他行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上,大模型还是“飘在空中”,能够投入到实际应用的非常少。李彦宏、周靖人在不同的公开场合都不约而同地把大模型的“应用”放到的位置。接下来,市场很快会看到,无论是通用层的公司,还是站在通用大模型上进行自我创新的公司,都将在具体的应用上,激烈开卷。

随着大模型“下半场”的开启,无论何种身份背景的公司都在用最快的速度调整步伐,在全新的阶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未来随着通用大模型企业们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细分领域,大中小企业们还会有新的一轮淘汰赛。无论是大厂还是创新公司,“东风已至”,各个市场环节围绕大模型的竞争都将被按下加速键,“吹尽黄沙”,最后露出来的是真金还是石头,还留待市场来检验。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