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布“AI十条”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4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主题周启动仪式上,上海交大发布“AI十条”,将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全方位改革。“AI十条”聚焦人工智能学科跃升、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智慧文科建设、AI+应用场景创新等十大领域,旨在夯实交大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地位,推动AI技术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学突破等方向的深度应用。
此外,学校将通过完善算力、建设AI计算赋能-工程创新中心、编制科技伦理与规范使用管理规章、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争取推动学校AI“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两年成示范”。
启动仪式现场还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AI赋能基础教育计划,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源头抓起。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和徐汇区教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中小学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拔尖人才早期实践、教育智能化产品研发三大方向,打造协同高效合作机制,切实推动区域教育智能化升级,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场景支撑和制度保障。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和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将共建全国首个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记者从上海交大获悉,该学院聚焦青少年AI底层能力的培养,旨在打造贯通式的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2025年,中福会少年宫新宫将落址前滩滨江友城公园核心区域,而该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也将在2025年下半年在新宫中开展活动。
AI十条包括:
1. 实施人工智能学科跃升计划。全力建设AI学科,夯实交大人工智能学科的全球引领地位。
2. 实施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聚焦“传统方法尚无法突破的高价值科学问题”,培育一批具有学术或产业影响力的成果。
3. 推进校内科研布局中设立AI专项行动计划。在学校STAR计划、医工交叉、深蓝计划等项目中设立AI专项,探索AI驱动医学、海洋等研究新范式。
4. 实施智慧文科建设提升计划。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推动开放科学数据工作,设立智慧文科重点项目,促进文科科研范式创新。
5. 实施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支持跨学科团队,推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和战略价值的成果。
6. 实施AI+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支持计划。支持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场景和标杆产品。
7. 建强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动校内外资源,建立跨区域成果共享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化应用,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8. 变革“AI+HI”育人新模式。推动“AI+HI”“双驱动”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知识与人格并进、效率与温度并存、智能与智慧并重的育人格局。
9. 实施校园AI文化氛围提升计划。打造“交大AI周”品牌活动,举办AI创新大赛,全面提升校园AI氛围。
10. 建设校园智慧决策与服务系统。围绕教学、资产管理、科研管理、人才引育、学生心理健康、学术资源供给等领域,建设一批智能决策与服务系统。
同时,上海交大还推出AI三大基金,主要包括:
——1000万元的“AI光临计划荣誉基金”,面向AI及交叉专业学生、青年科学家,推动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
——AI全球链计划,通过2亿元的引才基金,面向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链接;
——交大-云启AI天使基金,通过3亿元的基金面向全球初创期、早期人工智能科创企业,重点布局大模型行业应用、具身智能、AI4S、AI芯片等前沿领域提供支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