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交大将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实习生俎静远)4月6日,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在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9周年大会上以“思源致远,勇攀高峰”为题作校情报告。他回顾了交大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新增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连续五年突破百亿元;本科生深造率超80%,QS世界大学排名跃升至第45位。丁奎岭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交大将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传承与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展望未来教育新篇章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交大历经129年风雨,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提出“四个坚持”战略:坚持图强兴邦、与国同行;坚持立德树人、引育并举;坚持创新策源、主动作为;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指出,学校将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国际合作拓宽视野,力争在2035年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
杨振斌特别提到校友的贡献:“万千校友在各自领域成就卓著,铸就了交大的社会声誉。母校永远是校友的港湾,期待与全球交大人携手书写新时代篇章。”
实习生俎静远摄
校友与学子在会上也分享了科技报国、薪火相传的宝贵经验。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长吴鹏炜校友分享了投身舰船事业的经历。他回忆,母校“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教诲,支撑他带领团队突破核心技术,实现海军装备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如今,我们的装备已代际飞跃,未来必将屹立世界前沿!”
集成电路学院博士生刘晓敏则展示了AI光通信技术的突破。她带领团队搭建了中国高校首个跨城智能光网络现网平台,并实现全球首次基于大模型的光网络智能管控。“让运维人员不再熬夜值守,是我们的科研初心。”她表示,交大人将始终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行业变革。
同时,大会揭晓了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10个个人和集体获此殊荣。其中,狙击“癌王”的创新先锋沈柏用、以乐传情的交大学生合唱团、驰骋天海的“哪吒”创新团队等,生动诠释了交大精神。
此外,第三届“睿远科技大奖”和第二届“睿远青年科技奖”颁发,贾金锋、张荻等科学家获奖。这些奖项由校友陈光明捐资设立,旨在激励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
全球校友共庆:校旗传递与海派文化联展
为迎接2026年建校130周年,大会正式发布校庆公告,并启动“全球交大人同传一面旗”活动。校旗从徐汇校区红太阳广场启程,经伦敦奥运会冠军徐莉佳传递至闵行校区,未来一年将跨越五大洲,汇聚全球校友的祝福。
校旗传递仪式上,杨振斌表示:“这面校旗承载着三个世纪的历史,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它成为连接全球交大人的纽带。”
校庆当天,上海交大设计学院联合徐家汇书院推出“海派·承载”主题联展。展览通过经典Art Deco建筑模型与AI技术融合,重现上海摩登都市风貌。设计大楼展区则以现代手法诠释海派精神,呈现交大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实践。
策展人介绍,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探索。“交大作为百年学府,有责任推动海派文化与科技、教育的深度融合。”上述策展人说。
记者在现场获悉,2025年度“杰出校友奖”颁发给30余位杰出校友及集体。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等获“杰出校友思源贡献卓著奖”;1986级毕业35周年返校活动筹备组等获“杰出校友思源贡献纪念奖”。获奖校友纷纷表示,将始终心系母校,助力交大发展。
大会特别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他创立的急性白血病“上海方案”拯救数十万患者,却放弃专利,让抗癌药价格降至290元。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动情说道:“王院士用一生诠释了‘科学属于全人类’的信念。今日交大人当以他为榜样,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一束光。”
从1896年南洋公学到今日的上海交通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129周年校庆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宣言。全球交大人正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征途上砥砺前行。2026年,当校旗环游世界归来,东海之滨的交大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书写下一个百卅传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