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具身机器人“出圈”重庆抢占赛道

具身机器人“出圈”重庆抢占赛道

新火种    2025-04-04

今年春晚,具身机器人火爆“出圈”,在全国多地出现“一机难求”的热潮。而不久的将来,“重庆造”机器人也将加入这一赛道,为这一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2月26日,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科技产业金融大会暨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联合会上,重庆具身智能机器人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上游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5年,重庆将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等举措,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重庆一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近年来,重庆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支持措施,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在政策引领下,重庆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机器人视觉识别、智能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重庆大力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了桥梁。通过联合攻关、技术转让、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速产业应用进程。

“当前,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副书记许志鹏说,下一步,重庆将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等举措,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重庆将继续加大对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为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重庆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层面,重庆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全方位提升重庆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优化创新生态环境,重庆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