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任CIO官宣,技术派于新利接棒,哪些新战略方向待猜想?
2月19日讯(记者 林坚)以DeepSeek为代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证券行业的格局和服务模式,同时,也引起了对券商首席信息官这一职位的高度关注,包括职务变动以及个人战略的风格。2月19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于新利担任公司首席信息官,方兴不再担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于新利是中信证券第三任首席信息官。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指定一名熟悉证券、基金业务,具有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背景、任职经历、履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为首席信息官,负责信息技术管理工作。
2017年9月时,中信证券增设首席信息官职务。
首席信息官对券商的公司治理与管理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证券行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从监管表态以及政策要求,设立首席信息官的目的是加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的信息技术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合规运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部分券商首席信息官已有调整。比如国元证券原首席信息官周立军因到龄退休,由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张国威接任;上海证券原首席信息官褚卫忠正式加盟东方证券,担任首席信息官一职;华西证券原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首席信息官祖强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担任这些职务,由副总经理、合规总监邢怀柱暂代首席信息官职责,同时,华西证券市场化招聘首席信息官,目前招聘已经结束;华源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技术部门负责人吴中,接替吴晓明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若聚焦2023年,也就包括红塔证券黄苍梧、财通证券CIO徐大干、国都证券CIO赵红宇、华金证券CIO鲍磊、华林证券CIO王惠春等等面孔。
值得关注的是,也有首席信息官出任副总裁的情况出现,足见券商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还是东方证券,2024年12月23日,东方证券首席信息官卢大印出任副总裁(主持工作),从一线的信息技术中心职员干起,强调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也曾在东证期货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效力中信证券26年,服务部门横跨财富、研究等
卸任首席信息官的方兴将继续在中信证券履职。方兴在任期内推动中信证券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赋能和数据驱动,提升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他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项目和措施推动公司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推进中信证券数据治理工作,包括以产出为导向、以问题为路径、以项目为抓手。同时,制定了源头治理、过程管理、末端处理三个工作原则,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第三位首席信息官于新利同样是中信证券的“老人”,与方兴加盟中信证券的时间段相近,是1999年加入公司的,2025年是其在中信证券的第二十六个年头。从履历上来看,于新利的晋升路径与宋群力、方兴相似,曾担任过公司的信息技术中心行政负责人。
于新利曾任金融产品开发小组系统开发项目经理、研究部系统开发岗、研究部B角、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后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简称经发管委)运营管理部负责人、经发管委市场研究部负责人、研究部行政负责人。于新利现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整体来看,于新利职业路径贯穿技术研发与业务管理,是中信证券内部技术派骨干的代表。
更让媒体熟悉的,是于新利对中信证券研究的贡献。每年的中信证券的资本市场年会都是行业重头戏,这其中的策划与呈现,是非常庞杂的工作,领头人尤为重要。而每年这类重磅会议,都有于新利跟媒体的深度交流。
证券业首席信息官正加速从“技术专家”向“战略管理者”转型。若从简历上来看,于新利也是一个时刻保持学习态度的高管。于新利于1996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2017年获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整体学位获得的跨度有21年。
于新利的任命是否会带来中信证券技术战略的新增量,这值得观望,结合当前行业的趋势发展,强化自主研发能力,推动AI与业务场景融合,这或是一个绕不开的主线工作。当前,券商技术架构正向云原生、分布式转型,大模型应用需解决数据安全、算力成本及伦理合规等问题。对于券商而言,首席信息官需在技术前瞻性与风险管控间找到平衡点。
方兴曾在公开场合提到过,AI+金融不是简单的技术累加,而是一种深度融合和创新的应用过程。我们需要以智能化的视角出发,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强化风险管理、增强价值创造为目标,去重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从而推动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对首席信息官提出更严要求
相比较银行和保险行业,券商对首席信息官的职位更为重视,在政策的推动下,券商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投入明显增强,各大券商相继确定了首席信息官的人选。目前来看,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如DeepSeek)在投研、风控、客户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券商技术架构的复杂性与重要性陡增。首席信息官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系统维护向战略决策层跃迁,需统筹技术投入、创新与合规的平衡。
对于首席信息官这一高管序列角色,曾在2023年9月底在《哪些CIO今年走马上任?解密券商77位CIO:高资历、高学历是标配,九成多券商启动数字化转型》一文中有过阶段性的梳理。一年半过去,证券行业仍至少有77位首席信息官,整体变化并不多。但由于券商并购正在进行时,这一数量可能接下来会微减几位,例如“国联+民生”“国泰君安+海通”“西部+国融”“浙商+国都”等等。
根据《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首席信息官的任职条件包括: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10年以上,其中证券、基金行业信息技术相关工作年限不少于3年;或者在证券监管机构、证券基金业自律组织任职8年以上;最近3年未被金融监管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或采取重大行政监管措施。从任职要求来看,首席信息官倾向于资深的技术从业者。整体来看,首席信息官他们普遍属于资深、高学历人群。
监管高度重视券商对首席信息官的配置。2024年12月26日,厦门证监局披露了对长城国瑞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其中处罚缘由就包括公司首席信息官长期空缺。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