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需要从确立规范入手
吴学安
人工智能作为重要驱动力,正在创造性地改变教育,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得益于强大的文本、图像生成功能,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资料检索与自主学习,还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体验,更能协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此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强调要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开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
教育从工业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育生态向三个方向发生变化:情景化、个性化和数据驱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较大潜力解决这些教育问题。通过深度学习和生成模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生成相应的内容资源。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充分融合,让因材施教的梦想成为可能,成就技术变革教育的夙愿。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教育而言,显然不仅仅是意味着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同一柄双刃剑,在带来巨大教育技术红利的同时,囿于成本大、技术要求难以满足等,将影响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完整且符合逻辑的语句,导致学生形成技术依赖,忽略批判性思维和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缺乏技术伦理及学术道德,不仅影响受教育者自主写作能力的提升,还可能导致学术作弊及学术诚信的问题。
教育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领域,人工智能如何最大程度上趋利避害,确保循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还有赖于全社会的关注和探索。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激励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法治层面逐一提出应对措施,实现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防治教育异质化风险。一方面,高度关注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安全、伦理风险,细化人工智能伦理规范,通过规制定制人工智能和训练数据丰富扩大数据库,使其避免偏见,且富有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教育企业的指导方针,梳理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相关规制衔接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用法治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锚定航向并描绘兜底红线。
当前,人工智能在全球进入应用落地快速发展期,其对各个领域的渗透将是大势所趋,教育领域自然也难以例外。人工智能技术应服务于教书育人,在让其“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坚持教师“传道”的主体地位,要学会善用技术,努力提升信息应用能力,让人工智能更好辅助教学。同时,教育领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加强监管和指导,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技术的应用进行审批和监督,确保其应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要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示范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才能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为教育变革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本版专栏文章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