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里程碑:新年贺词“点赞”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回顾2024年时,他指出:“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留下了很多值得被铭记的高光时刻——7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的份额接近70%;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2024年全年销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将在汽车领域掀起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不但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的新动力,而且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望突破1200万辆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述的十周年。这一重要指示,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谋划了路径。
十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年产销量从2014年的7.85万辆、7.5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959万辆、950万辆,增长了约126倍,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时表示:“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蹒跚起步,到2018年年产销量过百万辆,我们用了近10年时间;再到2022年的年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用了约4年时间;进一步到2024年产销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仅用了约两年时间。”
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的坚实一步,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虽然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官方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长势喜人”。例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蝉联三项销量冠军;理想汽车全年交付超50万辆,创历史新高;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3万辆,同比增长183%;小米汽车异军突起,全年交付13.5万辆……
“目前,整个世界新能源汽车总体的增量贡献基本就是在中国,中国车市是世界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核心焦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1—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的“增量贡献度”是93%,英国、巴西、美国都是2%,俄罗斯是1%。
在高速增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突破,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的份额从2021年的41.1%,增长到2024年前11个月的69.6%,其中10月—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世界份额达到了76%。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亮丽的“新名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乐观估计:“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实现跨越式发展,跃上了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展望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650万辆(含出口),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其中,国内市场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迎来全新产业变革
“过去几年,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2025年将是巩固这一成就、强化基础建设的关键一年。智能化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动力,智能化技术不仅会提升用户体验,还会反过来促进电动化的进步,形成双向驱动的良性循环。”张永伟表示。
行业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的角逐,下半场是智能化的比拼。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以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尤其是AI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智能化”的下半场,2024年被业界公认为是汽车“智能化”元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预计全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超过1700万辆,渗透率超过60%。
实际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与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领先优势,100%自动化超级智造工厂投产、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智能数字底盘登场,无不让新能源汽车更加智能。尤其是随着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的概念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定义汽车”转变。
在AI人工智能方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多家车企已经明确布局,亦有元戎启行等智能科技公司投身其中,汽车正成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2024年年底举办的理想AI Talk访谈上多次强调人工智能,“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未来每年约100亿的研发投入中,有近一半将被用于人工智能。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发布的2025开年内部信中也提到,未来10年,是AI的时代,小鹏要成为全球领先AI汽车公司。
“汽车产业更加智能化后,其聚合外溢效应会明显加速,所以智能汽车产业很容易变成聚合型的智能产业。”在张永伟看来,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趋势,“智能汽车‘在路上’被叫智能汽车;‘升上去’就是低空产业、飞行汽车,很多低空产业的核心技术来自汽车智能化;如果把汽车‘立起来’,就是大家讨论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飞行汽车方面,小鹏汇天、广汽“GOVY高域”、吉利沃飞长空等由车企控股生产的飞行汽车,即将在2025年、2026年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方面,国内有近10家车企进行相关布局,且小鹏汽车已经发布全新AI人形机器人Iron,广汽集团即将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长安汽车将于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无论是智能汽车,还是飞行汽车,或者人形机器人,往往都会采取电力驱动,新能源汽车的领先优势,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温床”,也为因地制宜培育多元化新质生产力贡献了一定的技术力量。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