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人形机器人——大湾区科技融合的“灵动”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研发能力突出、工业制造基础雄厚,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沃土。近年来,从基础零部件到整体系统的智能集成,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多个赛道正在大湾区蓬勃发展,众多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校聚集于此,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智能、更灵活的方向迈进,并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护理、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令人瞩目的“灵动”力量。
6月26日,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工作人员对人形机器人Walker X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12月6日,在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展示双足机器人TRON1的双点足行走能力。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6月28日,在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人形机器人TORA-ONE展示抓握能力。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6月26日,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工作人员对人形机器人Walker X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在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CL-1进行大负载搬运任务(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6月28日,在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测试人形机器人TORA-ONE的手指抓握能力。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6月28日,在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人形机器人TORA-ONE展示抓握能力。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6月28日在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拍摄的人形机器人TORA-ONE。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11月14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双足机器人SA01的行走能力。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6月26日,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工作人员与熊猫机器人“优悠”握手。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11月15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观众体验深圳睿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灵巧手。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