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风益:全彩化、实用化AR制造技术有望取得突破
10月19日至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在10月19日上午举行的开幕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南昌实验室主任江风益介绍了南昌在AR两大核心硬件——微显示屏和光波导镜片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南昌实验室研究开发出晶圆级微型LED集
10月19日至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在10月19日上午举行的开幕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南昌实验室主任江风益介绍了南昌在AR两大核心硬件——微显示屏和光波导镜片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南昌实验室研究开发出晶圆级微型LED集
作者 | 中国科学院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编辑| ScienceAI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s)已在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等通用领域引发了新一轮技术革命,通过大规模语料和模型参数进行预训练,LLMs能够掌握语言的共性规律,能够对多种下游任务产生质的提升,已经形成了新的人工智能范式。在生命科学领域,单细胞
每经9月6日,百川智能召开主题为“百川汇海,开源共赢”的大模型发布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在主题演讲中提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推出多种不同规模的大模型,主要应用于垂直领域,但鲜有用于学术研究。
2023年12月2日,CCF中国软件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现场,六位院士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计算机软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智能软件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表示,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新浪潮的趋势,对于科研范式、生产方式、工业模式的革命性影响不可低估,投入大模型研究已是必然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11日在“数字赋能城市提质研讨会”上表示,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信息传感分析和数字技术水平,推进传感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接受凤凰网财经的独家采访)作者|王迪11月18日,对于目前火热的AI疾病诊断,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在接
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技术的使用在推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多重“安全隐忧”。9月7日,在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以《大模型时代的安全问题》为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大模型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应对之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谱系化人形机器人Q系列亮相。这项研究是该所人形机器人攻关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带领下,面向国家航天、制造产业等重大需求,
灾难性遗忘是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固有的问题,是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尖峰神经网络(SNN)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大脑利用多尺度可塑性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特定通路的全局调控下,神经调节剂被分散到目标脑区,突触和神经元的可塑性都受到神经调节剂的局部调节。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12月22日,在第八届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2024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陈十一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当前热议的新质生产力、创新、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都与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升级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