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仿生机器人的“奥林匹克”,北京海淀为何能成“最强战场”?
刚刚落幕的中国首个仿生机器人竞赛,被媒体誉为仿生机器人的“奥林匹克”,究竟展现了怎样的技术实力? 我们或许可以从各赛道的冠军机器人身上一探究竟: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决赛现场,国家队选手“天工”身高1.80m,速度能达到10公里每小时,是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目前的全球最快速度保持者。
刚刚落幕的中国首个仿生机器人竞赛,被媒体誉为仿生机器人的“奥林匹克”,究竟展现了怎样的技术实力? 我们或许可以从各赛道的冠军机器人身上一探究竟: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决赛现场,国家队选手“天工”身高1.80m,速度能达到10公里每小时,是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目前的全球最快速度保持者。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日臻成熟,未来战争也逐渐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面貌。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给战争带来革命性变化,对于军事力量的提升和战略战术的改变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辅助决策类似ChatGPT、
2024年过去2/3,大模型领域的一个共识开始愈加清晰:AI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普惠性。没有应用,基础模型将无法发挥其价值。于是乎,回顾这大半年,从互联网大厂到手机厂商,各路人马都在探索AI时代Killer APP的道路上狂奔。这股风潮,也开始在顶级学术会议中显露踪迹。其中被行业、学术界都投以关注的
封装或是下一个战场!美亚利桑那州正与台积电探讨引入先进封装产能
机器人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12月16日报道,随着武装无人机和火炮威胁到在俄乌战场前线部队的行动,专家们开始看到一些简陋的地面机器人在战场奔波,为士兵提供补给。报道称,目前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些画面摇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些系统似乎是为后勤用途设计的,让士兵不必冒险从掩体外出。
从1999年的机器管家,2001年的机器人小孩大卫,到2015年拥有自我意识的“查派”,在科幻电影里,人们赋予了对机器人的各种形象和想象。2018年,尽管只是实验室的试验品,但波士顿动力机器狗Spot的视频还是在国内外网络上获得了“病毒式传播”。如今,原本只存在于科幻电影和实验室中的机器人,如今已经
ChatGPT引发了一场大模型淘金热。一开始大家扎堆训练大模型。发现入局没有那么简单,发展到第二阶段,就开始出现了寄生于ChatGPT的众多APP和应用。无论是发力于向量数据库缓存,还是支持模型微调以后,套壳包装摇身一变成为新的APP的众多创业公司,都是这个思路。只不过这些公司有的是真正找准了切入点
大模型应用落地,正在快步进入全民“淘金”时代——现在,几个人、几个月,就能攒个爆火AI应用,每小时进账几万块的那种。比如被Karpathy等AI大佬盛赞的AI编程神器Cursor,全团队只有12人。他们的核心诀窍就是支持模型多(如GPT-4/GPT-4o/Claude 3.5 Sonnet)、产品设
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商业化肉搏战愈演愈烈。去年该领域 AI创业公司的融资竞赛还历历在目,今天,两家计算机视觉独角兽又有新动作: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宣布完成6亿美元C轮战略融资,再次刷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纪录。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苏宁、淡马锡等跟投,商汤科技在零售
编译 | 徐珊编辑 | 云鹏大模型之战席卷了整个2023年,紧接着的是,各大科技巨头似乎都瞄准了AI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眼镜!智东西12月18日消息,据The Information报道,Meta、谷歌、微软、OpenAI等科技巨头都准备将AI大模型应用在智能眼镜等带有摄像头的可穿戴设备上。他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