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持人来了,传媒学者:个人辨识度仍然不可替代
AI主持人来了,“播音主持专业会不会被AI数字人取代”的话题也引发了热议。有传媒学者认为,个人辨识度是主持人最不可替代的地方。
AI主持人来了,“播音主持专业会不会被AI数字人取代”的话题也引发了热议。有传媒学者认为,个人辨识度是主持人最不可替代的地方。
:作者 | 蒋宝尚、琰琰刚刚,计算机视觉三大顶会之一的 ICCV 2021于线上拉开序幕。今年 ICCV收到有效投稿6236篇,1617篇被收录,接收率为25.9%,其中210篇论文为oral。就总数来看,相比ICCV 2019,接收数量增加了1800篇。在这些论文中,中国学者几乎拿下了“半壁江山”
本报电(林杨)第七届“清华会讲”近日在北京举行,海内外数十名专家学者会聚清华大学,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安全与治理——科学与人文对话”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清华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
人民网里约热内卢3月10日电(记者吴杰)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跨模态、区块链、数字经济……一系列前沿话题近日在厄瓜多尔国家理工学院等南美高校引起强烈反响。该活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图象图形
快速浏览一下资讯类网站就会发现,如今生成人工智能似乎变得无处不在。事实上,其中一些新闻资讯可能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忙撰写的,例如 OpenAI 的 ChatGPT。但当人们说「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他们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在过去几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之前,当人们谈论人工智能时
周杰伦三词作曲,曹植七步成诗。近年来,约束文本生成任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该任务涉及在某些前提条件下构造自然语言输出,最新消息,华人学者Steven Y. Feng与四位学者Jessica Huynh, Chaitanya Narisetty,Eduard Hovy and Varun Ganga
12 月 5 日消息,斯坦福大学社会媒体实验室创始人、错误信息专家(misinformation expert)杰夫・汉考克(Jeff Hancock)承认,他在一份法庭文件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 ChatGPT 来帮助整理引用文献,但出现了所谓的“幻觉”(hallucinations)。批评者指出
10月13日!邀请200位AIGC学者、分析师、企业齐聚2023上海TechG
最近,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被解职一事,成为全球关注的科技新闻。这位因ChatGPT而声名鹊起的人物,为何遭遇“宫斗”被迫离开OpenAI、转投微软公司?媒体上、网络上一时众说纷纭。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李辉研究员。
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28-29日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城举办了以“AIGC及通用人工智能”(AI-Generated Content and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为主题的交流年会。 此次年会以线下会议和线上会议实时直播方式同步进行,旨在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