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AI生死角逐:燃烧的黎明丨2024年终特刊

AI生死角逐:燃烧的黎明丨2024年终特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8

  “巨头把控着最大的流量渠道,不仅拒绝其他家AI产品的投放,甚至在业务竞争上‘不讲武德’。”

  近日,某大模型创业公司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B端竞标中,国内个别大厂悄悄扩大了“封杀”范围,“客户如果选了别家大模型,做出来的应用产品也不允许走他们的流量分发。”

  AI大模型已经开始短兵相接。

  2024年,行业的深水区比预期来得更快,各家跑马圈地逐渐见分晓,水下、甚至水面之上,上演着更直接的竞争。

  上半年,行业里还在讲“做通用大模型还是垂直大模型”,到了10月份,就传出中国大模型“六小虎”中至少有两家已放弃预训练模型的消息,业务重心转向AI应用。

  应用层面,大模型不再单一聚焦于文字生成,逐渐渗透至视觉理解、视频生成、智能搜索、AI Agent(智能体)、AI硬件等新兴应用,“尽量离用户近一些”,但商业化进程依然艰难。

  多位行业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国内大模型领域从去年的狂欢,逐渐回归到商业落地的现实考量。

  在这个过程中,AI创企“跑出来”的窗口期正在收缩,巨头的包抄全面上力度。不过小公司并非没有出路,只是更考验商业策略和运营打法。

  而投资市场,已经变得谨慎。AI创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资金开始看重商业化表现和变现可能。

  戈壁创投创始合伙人曹嘉泰也说,目前的投资方向一定是真正有技术含量和壁垒的项目,过去那种靠资本运营去推动,谁抢到先机谁就能赢的模式,机会不大了。

  巨头的反击与分化

  2024年,科技大厂的AI座次发生变化。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10月,豆包日活达到945万,在AI产品中登上国内第一。就在去年11月,文心一言、豆包与讯飞星火的日活还分别是155.4万、124.6万、71.9万。

  资本市场近日甚至刮起了“豆包概念股”的风,字节站出来提示“切勿轻信市场传言”。

  相比之下,字节的AI起步较晚,2023年3月,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相继上线了大模型产品和AI应用,同年8月,字节才发布豆包大模型,这也是当时字节旗下唯一一个AI产品。

  “起步晚,但大模型决心强。”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原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评价,字节今年的阵型和研发策略都拉得很猛, “全面押注AI”。

  创始人张一鸣甚至亲自监督了从竞争对手公司招聘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原任职于零一万物的黄文灏、Google的蒋路、阿里的周畅、序智科技创始人秦嘉禹相继进入字节。他对AI的笃定,可能比前几次对游戏、虚拟现实和在线教育的力度都要高。

  上周,字节旗下火山引擎总裁谭待接受采访时感慨说:“今年是大模型高速发展的一年。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车。”

  到今年,字节的AI产品达到了二十几个,包括AI开发平台、虚拟陪伴、AI绘画、学习工具、视频编辑工具、AI硬件等等。

  是即便站在外围,也能感受到字节AI野心旺盛的程度。

  字节燃起的烈火之外,其他科技大厂的AI战略显得相对理性。

  动身最早的百度,选择把AI嵌进业务流里,搜索与智能体结合是其重点,用检索增强技术强化百度搜索业务,并且在行业内率先押注智能体,强调从感知、推理到决策的交互性和场景适配能力。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三季度总监会上表示,AI业务强调务实取舍,“Sora类视频生成难以商业化,百度不涉足”,并且文小言的推广不会太激进,称“未来,AI仍是百度的核心方向。”

  阿里凭借通义千问,被称为“中国版Meta”。一位国内科技大厂AI从业者认为,通义很早就抢占了开源模型的生态位,圈内对Qwen认可度也不错,但阿里对C端的进取心不高,大模型对内投入不算明显,对外投资倒挺多。

  在阿里内部,AI被融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等核心业务板块。以阿里的电商基本盘为例,AI有效辅助营销、选品、仓储、客服等工作流程。

  被列为“阿里四小龙”的夸克,有着阿里内部代表to C的AI应用,把AI搜索下沉到搜题、写作、文件总结、PPT等生产力工具场景里去,希望做大做强“中国版Chrome”。

  有微信给的安全感,腾讯相对“佛系”。腾讯主要是用AI优化社交、游戏、内容创作业务,AI本身更像是一个辅助工具。

  被问及腾讯元宝大模型是否会嵌入商业搜索结果,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 Mitchell)的答案是,不会,并不急于进行商业变现。

  前述AI从业者介绍,圈内风向认为,通用大模型不会留下来太多,以后大概就3到5家大模型能成为主流玩家,撑不住的企业陆续退出竞争,被淘汰或是转型。这其中,大厂的赢面比较大。

  AI创企调整姿态

  对AI创企的担忧,今年有所加深。

  据金沙江创投朱啸虎透露,月之暗面还未正式成立时,就有融资款到账了,A轮融了数亿美金。一年之后,估值迅速翻至30亿美元。“移动互联网时期哪有这种待遇,投资人苦,创业者也苦。”

  今年下半年,AI创企的融资有所放缓,仅智谱AI和阶跃星辰在12月有融资新动向。

  传出“六小虎中至少两家放弃预训练”后,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火速辟谣,称零一万物绝不放弃预训练。

  无论两家创企是谁,行业共同的认知在于,小公司确实需要把资源聚焦,用来做更现实的事情。

  曹嘉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大的通用模型只有科技巨头才有机会,小的创业者或者VC机构应该去挖掘一些垂直赛道的机会。

  正如曹嘉泰的感知,创企们已经做出了调整。

  智谱专注于具体应用场景,在B端项目深入探索,尤其是知识库和企业搜索领域,形成了稳定的营收来源。据记者了解,智谱今年的商业化逆势增长100%,其MaaS平台的API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倍。

  零一万物选择把C端生意放在海外市场,用李开复的说法是,先在付费意愿较强的市场走通路径,再转回国内。B端强调“不做赔钱的生意”。

  百川早早锁定了垂域大模型,在医疗AI细分赛道风生水起,暂时处在大厂射程之外。

  Minimax重点布局视觉大模型,其视频大模型在海外市场崛起很快。

  月之暗面和阶跃星辰则在C端生产力工具领域,谋求一席之地。

  面对“独角兽很难打过大厂”的观点,一位有多年大厂工作经历的大模型创业团队成员有不同看法。

  大创新之下反而有小公司的机会,AI是前无仅有的大突破,差异化机会非常多,“大公司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做。”他说。

  “而且从本质上来讲,也没必要害怕大公司,最终PK的是大公司一个业务部门而已。”该人士表示:“创企的速度快、凝聚力强,大家的认知很齐,内部没有那么多撕扯和掣肘。”

  田丰也认为,创业企业要寻找科技巨头“盔甲上的裂缝”,做下一代创新。

  再往下走,更小的创业企业,如果没有明星团队和好的赛道,则会相对吃力。

  刚完成数亿人民币融资的AI视频生成初创公司智象未来,其创始人梅涛说,初创公司不要去跟字节这些大厂正面竞争,要在算法上有独辟蹊径的创新,还得把细分行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好。

  硅谷一位AI创业者对记者感慨:“创业之路一定要离巨头远一点,如果离巨头太近又没有自己的壁垒的话,实在是太容易死了。”

  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国内新兴市场里的摸爬滚打。

  应用向务实狂奔

  一年之前的“百模打榜”,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如今,行业不光拼应用,还拼“务实”。

  在今年9月的一场内部交流中,李彦宏强调,百度不允许技术人员去打榜,真正衡量大模型能力,应该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看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产生价值增益。

  与百度的看法一致。2024年,AI大模型不再一味追求理论性能,而是转向更加实际的应用探索。这种转变体现在多模态模型、AI Agent探索、AI硬件开发等领域。

  从大语言模型到视频大模型,多模态承载的信息量爆炸式增长。6月,快手基于内容生态发布可灵AI视频大模型;7月,智谱上线智谱清影并配备CogSound背景音乐生成工具;8月,另一家短视频巨头,字节推出即梦AI一站式创作平台,11月宣布即梦AI两大视频模型S2.0Pro和P2.0Pro正式全量上线。

  在字节和快手的规划中,视频大模型是内容创作的未来,从生成到剪辑制作的链条里,藏着业务的未来王国。

  多模态技术在千行百业里的应用,也在迅速铺开。影视制作方面,抖音、快手、百度、360都烧起了AI 短剧的一把大火。教育、游戏、医疗、自动驾驶等行业,也受惠于多模态技术。

  AI Agent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新一代AI Agent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问题的意图,可以处理复杂的咨询和投诉。例如,在处理用户对产品故障的投诉时,京东和阿里的AI Agent可以通过多轮对话,深入了解问题细节,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调整。

  在企业管理领域,AI Agent 被用于自动化流程管理和决策支持;在智能家居领域,AI Agent可以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在个人智能助手领域,AI Agent可以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

  百度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文心智能体加速了应用爆发,已经落地了代码智能体、农民院士智能体、科技馆智能体等。

  作为最早探索Agent的大模型企业之一,智谱10月上线了可以代替人类操作手机和电脑的AI工具,相关概念股中,有多支个股连拉7个涨停板。

  硬件端,字节下场做AI智能体耳机,华为、百度做AI眼镜,阿里巴巴、小米等也在AI硬件领域构筑了较为成熟的品牌基础。初创企业里,未来智能和声智科技也在积极做AI耳机。

  对于企业来说,AI硬件是大模型落地应用的最直接载体,也是为企业盈利、提供更多资金养大模型“吞金兽”的实体。

  虽然AI硬件现在仍处于早期,但最终,硬件市场空间决定了AI的完成度。

  商业化难题待解

  大模型烧钱,但市场无力承担无止境的烧钱。

  李开复也认为,国内AI行业进入到了“落地为王”的阶段。“不太谈AGI和未来梦想,更多要看到商机在哪里。”

  据田丰观察,AI行业对商业化的诉求愈发明显,如果AI创企没有好的商业模式,融资空间已经较之前有所收窄。

  AI最早的商业模式是卖token,但经过一轮轮价格战,这种方式的利润已经很薄,也不是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

  C端虽然看起来广阔,但商业故事并没有讲通,即便强如OpenAI,付费模式赚来的营收也无法支撑成本。

  前述AI创企高管指出,C端要想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C端用户对于生产力工具的付费意愿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免费或低成本的替代产品众多,除非企业能够做出服务的深度、稀缺度。

  目前来看,无论是豆包、Kimi还是文小言,都还没有达成收费所需的不可替代性。

  “字节在All in AI,但不是All in豆包”。一位字节内部人士说,豆包这种商业化路线在全球都还没跑通,而且商业天花板也不够高。国内尤其难对聊天机器人付费。

  相比之下,B端是唯一有赚钱确定性的市场。

  企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需求强烈,愿意为能够带来实际价值的AI解决方案付费。

  第三方数据显示,科大讯飞在央国企大模型项目的中标成绩居前。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算力、理数据、训模型、落场景、保安全、精运营”,都是AI大模型商业化闭环必不可少的因素。

  但这个生意也没那么好做。一位国内互联网大厂AI to B销售告诉记者,最愿意为AI解决方案付费的央国企,决策原因复杂。

  并且,B端市场的定制化需求高,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差异较大,这就要求AI企业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增加了产品研发和实施的难度。再者,B端市场的销售和服务周期长,导致AI厂商的利润进一步摊薄。

  “有人说用B端赚的钱,养C端大模型的支出,这是不可能的,养不起。”另一家AI厂商的高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行业的商业化本来就困难很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

  该人士透露,国内科技巨头会给客户提供绑定方案,把流量、算力、AI解决方案打包在一起,“客户不买都难,对于单一业务的AI厂商来说,就很吃亏。”

  从整个生态来讲,行业人士并不希望国内AI产业最后就剩几家巨头,健康的生态才能长久发展。

  有些央国企也在成立自己的数科公司,AI厂商可能未来要变成这些数科子公司的供应商,能拿到的费用大概率被进一步压缩。

  曹嘉泰坦率地说,现阶段还不太能看出大模型的成熟盈利模式,还是很早期阶段,这都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正常轨迹,仍然需要探索。

  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何晓冬对记者表示,商业化总要比产品晚一个波段,尤其在AI领域,资金消耗大,前路漫漫。

  Artefact亚太区首席执行官Edouard de Mezerac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大模型应用层面,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到领先,因为所有的公司都还在“蓝海”竞争中。他透露,根据Artefact调查,目前只有11%的公司在大量、规模化使用AI做一些应用层面的尝试,所以机遇还是有的,但挑战也不小。

  “现在更像是探矿阶段,还不到确定能掘金的时候。”田丰说。

  除了商业化艰难求索,国内大模型行业的投资也相对不足。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海外市场知名AI企业如OpenAI、xAI和Anthropic的融资额要比国内大得多,比头部AI企业一年的总融资额还要高出至少一个量级。而国内AI企业的营收额,则比成熟市场AI企业的营收少一个量级。

  两相对比之下,业内人士呼吁,国内AI领域的整体进步非科技公司力所能及,希望有强大的体系化设计,来盘活需求、加大投资。

  “如果要持续做大,背后一定要有资本持久投入,或许都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或一家基金机构,需要企业、投资机构和政府多方联合起来才能共赢。” 曹嘉泰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