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健康智谷CEO王晓军:为企业赋能就是要找准企业的真实需求:“找人、找钱、找市场”
财联社10月9日讯(研究员 高富赓 记者 赵相锋)财联社政经研究院《走进产业园》系列专题关注区域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城市建设,聚焦以临床价值导向和集采双重背景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园凝聚政策、资本、学术、服务资源多元合力、深化医工结合、推动强链补链、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范例。
从全球经验来看,成功的医疗健康产业孵化器通常作为服务整体战略的载体,如JLab服务于强生产业链延伸、Y Combinator则为如红杉投等顶级VC选择投资标的,单纯依靠物业运营的孵化器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健康智谷是美年健康(002044)生态版图中的产业孵化平台,是美年健康集团孵化领先医疗科技,形成竞争壁垒的重要载体。已在9座城市,建立了11座健康科创和服务综合体,入驻企业超千家,如美因基因、美维口腔、医渡云等企业皆落地与此。
此次财联社记者走入健康智谷,专访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健康智谷CEO王晓军,探讨医疗投资寒冬之下,创新企业需要哪些帮助?什么样的城市适合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作为美年健康生态圈企业,如何发挥生态圈产业资源优势,赋能创新企业的医疗健康孵化器成功密码。
目前医疗产业园已经进入供大于求,品质驱动的下半场
财联社:近两年整个医疗赛道投资偏冷,你认为目前医疗健康产业园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未来会是何种趋势?需要在哪些方面着重发力?
王晓军:生物医药是一条能穿越周期的投资赛道,在上一个投资周期中,面临经济下行,整个市场萎缩,目前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投资难以退出,因此投资意愿相对保守。此外,目前真正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并不多,所以感受到市场投资热情降温。
从市场环境上看,目前医疗产业园供大于求,已经进入品质驱动的下半场。我们要更好的研究客户需求,针对客户真正的需求打造服务能力,才是产业园未来真正的出路所在。
此外,还要应对环境和经济趋势的变化,包括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产业政策的变化等。每一轮经济的长周期繁荣都有跨时代的技术驱动,目前我们看好智能时代的万物互联场景,生物医药行业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场景的驱动下,既要清楚应用场景和需要破解的问题,同时也要把握技术趋势的变化节奏。在整体视角下,要找准我们的客户群体和服务对象,以此做好产业孵化和产业加速。接下来,我们还要厘清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如何与底层技术进行融合。
打造“一园、一赛、一基金”立体化生态体系
财联社:健康智谷作为美年健康的产业孵化平台,在美年健康的产业生态体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晓军:医疗导向,品质驱动,创新引领和服务支撑是美年健康遵循的发展方针。实际上,美年健康的整体战略全部围绕提质增效以及数字化转型。在做强体检主业的基础上,需要在产业链上游将与体检应用场景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孵化出来。
健康智谷作为美年健康产业孵化和产业加速的运营平台,以投资孵化进行技术驱动布局,结合下游提供检后服务,联动美年健康产业内容,形成从“检”到“管”到“诊”到“治”到“康”完整的生态闭环。
在健康智谷发展过程中,已经从过去主要偏向于空间运营形态,转向软硬一体,更强调功能、服务能力和链接能力。除基础的产业园区运营外,健康智谷还会与政府组成产业投资基金,共同赋能产业园企业,并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供给服务。目前健康智谷已经和科技部的双创大赛以及早期的投资孵化基金等元素相结合,形成美年健康“一园、一赛、一基金”立体化生态化的产品服务模式。
财联社:目前智谷的整体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健康智谷的建立基于哪些产业优势资源?
王晓军:健康智谷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经在上海、北京、重庆、武汉等9个城市建了11座健康科创与服务综合体,项目模型基本成熟。
“院旁综合体”是比较典型的产品。通过三甲医院旁的选址,结合公立医院专家资源,形成包括如检测、康复等不需要病床的医疗项目在内,覆盖院前、院后健康管理服务以及产业孵化内容的生态体系。
要深刻理解中国的创业环境具有规律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因素
财联社:医疗健康产业体系非常复杂,在你看来,医疗创新体系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支持?
王晓军: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智谷经历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经历了三年疫情。几经起伏之下,深刻认识到创业是难而正确的事情。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中国是靠政策驱动某一波趋势或行情的发展,创业同样如此。作为平台型、赋能型企业,一定要研究清楚趋势的力量,要深刻理解中国的创业环境具有规律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因素。
第一,智谷可以精准的理解政策,读透和用透政策,紧紧把握政府的产业导向,并聚集相应资源;第二,如果政策是“天时”,区域就是“地利”,智谷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评估当地的区域产业资源优势,因为不同地方的产业基础有着很大的差别;第三,从科创的角度看,从基础研发到应用转化再到市场拓展,涉及很长的链条。
目前中国在基础性的科技创新领域仍需要追赶,但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优势,可以用市场换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有庞大的潜在客户基数,促使国内企业比国外同行具有更强的爆发力和迭代能力。
这些市场流量也是智谷的创业资源,智谷就是将市场与“政产学研用”进行一体化串联,深刻领会政策的产业导向脉络,再将资源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链接,形成产业生态赋能,这样的模式在过去以及近期新拓展的项目上已经得到了不错的验证。
财联社:健康智谷的生态体系是如何建设的?通过建立产业生态,取得了哪些成功的孵化案例?
王晓军:健康智谷更像美国Y Combinator孵化器(简称“YC”)的模式。YC是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全球最顶级的加速器,通过对全球创业项目进行海选引入加速企业,除给予创业辅导外,还会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全方位助力创新企业成长。在成立近20年间,YC通过投资+孵化模式孵化3500家初创公司,市值总额达到万亿美元。
健康智谷的产业生态首先是要发掘优秀的创业项目。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每年有约70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报名,可以在海选中捕捉到优秀的项目,再用专业的视角和维度去评判项目成长性,再对优秀项目进行赋能,实际上就是做有门槛的孵化器。
其次,结合我们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的做细分领域,也就是做重度垂直孵化器。例如通过体检场景赋能呼吸医学专科,我们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院士专家联合打造赋能平台。在美年健康的体检数据中,每年可以检测出上千万人的肺小结节,在诊断、筛查、随访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但可以与公立医疗资源绑定,还可以将市场资源赋能细分领域中的企业,帮助他们产品做大做强。
在重度垂直孵化器概念上,我们计划在呼吸、心血管和脑科学等细分领域打造出高水平的孵化器。例如对呼吸治疗领域医疗器械和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雅果医疗,一方面我们帮雅果对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对其进行投资。
为企业赋能就是要找准企业的真实需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找人、找钱、找市场
财联社:健康智谷可以为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王晓军:根据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的类型,需求都不完全相同。已经有很多初创企业在智谷从A轮、B轮逐步做大,目前进入发展稳定期,逐渐夯实基础将市场做深做透。我们为企业赋能就是要找准企业的真实需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需要“找人、找钱、找市场”,目前我们有FA团队,帮助整个行业生态中的中小企业对接投资机构,做FA相关的业务。
财联社:智谷在园区数字化运营方面有哪些案例?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王晓军: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谷积极的投入数字化变革,形成产业数据平台。因此我们早期就规划了“云上智谷”项目,通过云上的服务,为整个大健康领域中的中小企业提供社群赋能。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约1万家中小企业的用户画像,将数据迁移到了云上智谷平台,未来将形成很好的运维和生态互动。
自去年开始AIGC大火,我们也希望能用大模型驱动“找人、找钱、找市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大的研发投入和探索,今年创新创业大赛的主题就是AIGC,我们已经着手准备挖掘这方面的资源和技术。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