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
为期3天的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14日在北京开幕。大会上发布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显示,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超12%。
白皮书指出,全球主要大国持续强化和更新人工智能战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突破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速度,呈现美国与中国引领、主要国家争相布局的总体态势。
白皮书显示,今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同比增长超9%;上市企业46家,总市值约4.3万亿元;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社会融资规模全国领先,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约320亿元,同比增长84%;备案大模型94款,占全国约四成。
根据白皮书,在技术创新方面,北京在通用大模型等主流技术路线上持续布局,部分成果可对标国际水平;在类脑智能、光电计算等颠覆性技术路线上开展探索,抢抓人工智能下一代发展趋势。在应用落地方面,国家级法律大模型创新平台即将落地北京;文化、医疗、公共服务、金融等行业都在紧锣密鼓开展人工智能试点。
针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白皮书指出,在模型层面,基础模型能力快速提升,多模态模型成为主流,新的模型架构崭露头角。在融资层面,大模型融资热度不减,资金向头部企业集中,融资并购趋势明显。
白皮书提出,总的来说,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青年人才和基础设施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石,大模型行业应用进入攻坚阶段,中国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战略方向上快步前行。(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