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书展|从辛弃疾到GPT:《制造知识》读书分享会探讨人类知识的生成与演变
活动现场
8月17日,“从辛弃疾到GPT——人类知识的生成与演变:《制造知识》读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举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华围绕“人类知识生成与人工智能知识‘生成’”这一话题,结合多个生动案例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姜华认为,GPT虽然在知识生成的方式上与人类有着相似之处,但在知识生成的机制上有着本质差异,这将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知识生产和生活方式。姜华以辛弃疾的《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为例,从三个层面做了分析。
首先,从知识“生成”方式和知识形态上来看,GPT在知识“生成”方式上与辛弃疾作词方式相似,都是在既有知识层面上进行“翻新”,但其形态不同。姜华将人类知识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一阶知识,是作为知识生产主体的人,通过对“物的世界”“事的世界”“意识的世界”的直接感知并凭借“知觉、记忆、证词、内省、推理和理性洞察”等思维活动而形成的知识;二阶知识,是作为知识生产主体的人,在一阶知识基础之上,运用联想、推理等方法和手段,同时凭借自身的主观努力,对一阶知识进行重新加工、重新改造后形成的知识;三阶知识,是基于一阶知识与二阶知识基础之上的新的知识形态,形式上有一定新意,内容层面的创新性其实有限。因此从知识形态上看,GPT属于三阶知识。
姜华
其次,GPT知识生产的机制,与人类以往生成知识的机制有着三种本质差异:与人类的知识生产相比,GPT的知识生产是“非意向性”的;GPT生产的文本并非“生成的知识”,而是“既成的知识”;GPT的“世界”是一个必然性的世界,而非可能性的世界。姜华认为,一阶知识和二阶知识都是意向性的活动,三阶知识为非意向性的活动,不能在智能活动中指向“诸世界”,也不可能“映射”诸世界之中的对象,因此GPT不具有“否思”能力,也就无法超越人类已经有的知识的边界。
姜华最后也提醒在“闯入”知识生产领域之后,GPT对人类的知识生产与生活方式将带来重要影响。第一,GPT模糊了“人类要素”与“非人类要素”的界限,成为知识生产场域中重要的结构性要素;第二,GPT将使人类的知识呈现“杂合”“未完成状态”,其准确性和权威性遭遇冲击;第三,GPT将使人类生存境遇面临重要改变,可能使人类遗忘获取知识的初衷、加深知识鸿沟与社会分层、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使个体成为信息海洋中的“孤岛”,等等。
《制造知识
:作为媒介的书籍与出版
》
,姜华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对“私人化知识”到“社会性知识”的转变进行考察和分析。作者认为,社会化知识的形成经历了从“私人”到“社会”的复杂过程,社会性知识不是“创作”出来,而是“制造”出来的。在制造知识的过程中,媒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书籍和出版,都是知识制造中赖以凭借的媒介,它们以媒介的特质,勾连了社会的不同层面,使得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成为可能。同时,又是某种程度上“媒介丛”,汇集了图像、肖像、书目、广告甚至知识人本身等不同类型的单一媒介,它们共同为知识的制造与社会效应的发挥提供了助力。
作者:
编辑:金久超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