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保护规则和审查标准
财联社|元宇宙NEWS 12月26日讯 今日新鲜事有:
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保护规则和审查标准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魏保志12月26日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专利审查的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和工作创新,专利审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审查标准日益完善。聚焦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和中医药等特色领域专利审查标准,多次修改《专利审查指南》,今年为配合细则实施完成指南的全面修订,积极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审查质量稳步提升。坚持从源头抓好质量控制,严把审查授权关。加强专利审查质量保障和业务指导,完善内外监督评价机制,持续提升审批能力。发明专利结案准确率达到94.2%,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提升至86.3,质量底色更加彰显。三是审查效率持续提高。继续压减审查周期,目前发明专利审查平均周期已缩短至16个月。
三星电子内部开始自研“智能传感器” 预计将应用于无人驾驶和AI半导体制造
三星电子内部已经开始了智能传感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预计未来将应用于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半导体制造过程。该项目据悉正在与有关伙伴和学术界合作进行。该公司现有的晶圆智能传感器大部分采购自国外厂商,耗资巨大。而近期,鉴于对提高产量和生产率的需求不断飙升,三星选择转向内部研发,降低对外国传感器的依赖程度。
中国信通院发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科技伦理治理分论坛上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报告在总结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有关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自动驾驶、智慧医疗三个典型应用场景的伦理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提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四点展望,以期为更加广泛深入的讨论提供参考。
OpenAI早期投资者:未来25年人工智能将产生巨大的通缩效应
OpenAI早期投资者、美国知名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太阳微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表示,他预计人工智能将改变全球经济。科斯拉在X上写道:人工智能在25年内应该会产生巨大的通缩效应。在一段时间内,资本应该是稀缺的,目前衡量GDP和经济的指标将不那么重要,但商品和服务应该非常丰富。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正确的措施和正确的问题。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今天发布
中国信通院在“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科技伦理治理分论坛”上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报告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挑战已从理论研讨变为现实风险。在技术研发阶段,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主体在数据获取和使用、算法设计、模型调优等方面还存在技术能力和管理方式的不足,可能产生偏见歧视、隐私泄露、错误信息、不可解释等伦理风险。在产品研发与应用阶段,人工智能产品所面向的具体领域、人工智能系统的部署应用范围等将影响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程度,并可能产生误用滥用、过度依赖、冲击教育与就业等伦理风险。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典型应用场景,需要根据风险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评估主要风险。
- 免责声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